【简介】:
东晋·王羲之书于永和四年(348)。搨本。小楷。论文一则。凡四十四行。故宫博物院藏《余淸斋帖》本,竪29.5cm。眞迹不传,原石唐太宗殉葬于昭陵,陵爲温韬所发而得之。后宋高宗得残石,传至其子后不明所在。唐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法书要录》、《宋朝事实类苑》等着录。刻入《越州石氏帖》、《停云馆帖》、《玉烟堂帖》、《余淸斋帖》、《郁冈斋帖》、《快雪堂帖》等。刊于商务印书馆《晋唐帖十一种》、《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书法》、日本《书道全集》(四)等。
【集评】:
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啓》:“此书虽不在法例,而致用理均,背间细楷,兼复两玩。”又:“前《乐毅论》书,乃极劲利,而非甚用意,故颇有坏字。”隋智永《题右军乐毅论后》:“《乐毅论》者,正书第一。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唐褚遂良《搨本乐毅论记》:“笔势精妙,备尽楷则。”宋黄庭坚《题乐毅论》诗:“小字莫作癡冻蝇,《乐毅论》胜《遗敎经》。”淸钱泳《书学》:“昔人谓右军《乐毅论》爲千古楷法之祖,其言确有理据。盖《黄庭》、《曹娥》、《像讚》非不妙,然各立面目,惟《乐毅》冲融大雅,方圆适中,实开后世馆阁试策之端,斯爲上乘。”
【赏析】:
《乐毅论》传爲王羲之书付其子官奴(献之)的佳作。据载:此帖自“梁世模出,天下珍之”。历代书家如:陶弘景、智永、褚遂良、孙过庭、张怀瓘、黄庭坚等,无不推崇备至。唐褚遂良谓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列爲王羲之正书第一。此帖千余年来,名振遐迩。自元明以来,迭经翻刻,已是面目全非,正如孙过庭所谓“邯郸淳之高名,徒彰史牒;师宜官之令範,空着缣缃。”现在人们只能从徒有美名的衆多翻刻本中,揣摩联想,于隐约依稀中想见其丰采。
原帖久佚。有关此帖历来有二种传说:一说,唐太宗(李世民)裒集羲之墨迹,惟此爲石本。其后随入昭陵。后爲温韬发陵得之。至宋又爲高绅所得,并以铁束之。后又毁于火,其末行仅有“海”字,因而搨本称之爲“海字本”,其石不知存亡。一说,唐时爲太平公主自内府窃出,及籍其家,使一老妪投入灶中焚毁。传世由“海字本”复刻者,有越州石氏《博古堂帖》,再复刻者有“停云馆本”、“玉烟堂本”等。传世翻刻本以《越州石氏帖》本和《秘阁本》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