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品法句经、泥洹品法句经卷(书法)

道行品法句经、泥洹品法句经卷(书法):

【简介】:

前凉昇平十二年(当东晋太和三年·368)书写于黄麻纸上。卷前有剪截痕,135×24.9cm,存六十七行,行十六、二十、二十四字不等。每行22.6×1.6cm。淸光緖二十五年五月(1899)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后流散民间,解放后入藏甘肃省博物馆。该卷是国内所藏的早期写本之一,对研究版本、纸张、“经书体”的成因,以及敦煌遗书书法都有较重要的价値。刊于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敦煌遗书书法选》、《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曾予介绍。

【赏析】:

本卷书写快速,是早期“经书体”的代表作之一。它是隷书向楷书过渡的中间形态,所以,它的形体仍然保存有汉晋简册书法中沉雄朴茂的气质和挥洒自如的简率风格。由于纸张的普遍使用所致,它不再拘泥于简牍的窄长有限的书写面积,不再强行拉宽字形、夸大挑法,或相反地承受左右的追咀而无法尽舒横势。写经者不求用笔的冲和迴互,不讲究藏锋逆入,除竪与撇用抢锋落笔外,尖锋直入这一方法被普遍地用之于一切点画。收笔铺毫重按,保存了极浓的隷捺余韵,但也不作挑势;析笔处很少见到楷书那种鲜明的调锋提顿的成熟风韵,而是一弯带下,自然疾劲;在写点时一点即到,迅起猛收。由于纸平笔利和快速的书写,它的竪笔末尾被淡化作悬针,它的鈎趯,向右的大加夸张,向左的则极力化小,这是在长期书写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符合腕指运动规律的、能够增强书法节奏感的风格。开始形成着“经书体”的特有的风姿!

为您推荐

沮渠安周造像碑(书法)

沮渠安周造像碑(书法):【简介】: 亦称《沮渠安周功德记》。北凉沮渠安周承平三年(445)立。正书。二十二行,行四十七字。原石于淸末在新疆出土时中断。一九〇三年被德国人盗往柏林,藏柏林国家博物馆。一九〇五年端方奉使考..

解伯达造像记(书法)

解伯达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北魏太和间(477一499)刻。正书。十四行,行三至五字不等。12×34cm。在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龙门二十名品之一。上海有正书局,北京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集评..

王神虎造像(书法)

王神虎造像(书法):【简介】: 北魏太平眞君元年(440)三月刻。正书。八行,行十一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北魏《王神虎造像记》,瘦硬峭拔,端庄遒雅,成方形体势,精整而茂密。其横笔侧切,爲此类书风加注轻松之意..

南康简王萧绩神道阙(书法)

申洪之墓誌(书法)

申洪之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延兴二年(472)刻。誌砂岩石。58×45×8cm。出土于山西大同桑乾河南岸。日本《书道全集》着录。 【赏析】: 作爲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的墓誌,其书法也显示出北魏铭石书早期的特徵:隷意浓厚—结..

翟万衣物疏(书法)

翟万衣物疏(书法):【简介】: 《翟万衣物疏》于一九六三年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出土,北凉缘禾六年(436)书,纸本。行书,40×35.5cm。是死者墓中随葬物品的登记簿,亦名“遣策”。是当时通行的文书字体,今存新疆博物..

爨龙颜碑(书法)

爨龙颜碑(书法):【简介】: 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鎭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龙颜碑》。爨道庆撰文。刘宋大明二年(458)九月立。碑旧在云南陆良东南二十里的负元堡(薛官堡)。元李京《云南誌略》、明代《云南道誌》中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