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北魏孝昌三年(527)八月刻。正书。记八行,行三十七字。题名作九列。在山东临淄。《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集评】:
康有爲《广艺舟双楫》:“《石门铭》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门颂》、《孔庙》等碑,皆夏、殷旧国,亦与中郞分疆者,非元常所能牢笼也。《六十人造像》、《郑道昭》、《瘗鹤铭》乃其法乳,后世寡能传之。盖仙人长生,不食人间烟火,可无传嗣。”又:“高美则有若《灵庙碑阴》、《郑道昭碑》、《六十人造像》。”又:“《六十人造像》如唐明皇随叶法善游,《霓裳》入听。”又:“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吾爱米友仁书,殆亦散僧入圣者,求之北碑,《六十人造像》、《李超》亦可以当之。”列爲“妙品下”。
【赏析】:
碑正而字斜。斜势是许多书家都採用的方法。张怀瓘称这种取势爲“峭峻势”,亦草书之法,险利之胜。的确,取斜势比平势更增凌厉之势,捷利疾进。苏东坡、黄道周之辈都有这种倾向。取势的巧妙可以作爲书家风格的一种标记。在《临邛县邑仪六十人造如来像》中,这种取势不能列爲取斜势。取斜势者,势斜重心不斜。而此作乍看取斜势,细细欣赏,只不过是把字写斜了,欣赏时反需要随势倾斜方好领略。这类作品在北魏中不少见,原因何在,在于构思不够缜密。旣要成行成列以求工整,却又不考虑倾斜的调节,以至首行已斜,行行受牵引,通章无可补救。这种情况在隋唐的一些文人书家眼裏看来简直是无法想象,虞、褚、欧、颜诸多的长篇楷书,都是那么秩序井然,端正工整,再长也是首尾一致。我们把眼光落实到字,则有赏玩之处:此碑当爲行楷,有的行意甚浓,向背转折,有二王遗韵,但更爲剑戟森然,它与晚三十年的欧阳询的《梦奠帖》有极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欧书更爲细腻丰富,已形成一个固定的框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