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赞率邑义五百余人造像记(书法)

李道赞率邑义五百余人造像记(书法):

【简介】:

全称《武猛从事汲郡山阳李道赞率邑义五百余人造像》。东魏武定元年(543)八月(永兴元年兴建)。正书。三十行,行三十字。上像旁有小字题名。碑阴及两侧均有佛像与题名。旧在河南淇县北三十五里浮山封崇寺内,一九二九年被军人运至天津时,锯爲两段。今在美国纽约市立博物馆。旧搨本十一行“劫故正”三字不损。《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李道赞率邑义五百余人造像记》很自然地让我们把它和公元一百五十六年的《礼器碑》联系在一块了。这眞是一个奇迹,作者可能去心摹手追吗?抑或是通感。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可能直接效法春秋以来的齐国靑铜器铭文的特色。这虽然是浮想联翩,却使人感到妙不可言。此碑是一件楷隷结合的作品,以楷书爲主的结构,偏于长形或方正,以隷书爲主的笔画,波磔起伏,铦利爽劲,两头势起,使芒角不失遒润。唐太宗云:“爲波爲磔,贵三折而遣毫”,作者是将这些字作爲隷书来表现的,如“千”、“万”、“永”,隷书对他的影响至深且广,这件作品爲东魏隷意最浓者。在此之前,作者的隷书尙很见工底,而在此之后,再敛去一些波磔,则是一件工楷。欧阳询也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令人感到不足的是隷意在每一字的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字已脱隷意,纯粹楷法,而有的仍属隷书,合爲一篇,就有牴牾之感,这是作者由隷至楷过渡阶段不可避免的。作者日趋成熟,从笔画的熟练流畅到韵味的标拔,都可追大唐名家,只可惜在此之前的形成及日后的发展不能得见。

为您推荐

道俗九十人造像记(书法)

道俗九十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元年(543)七月刻。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二尺九寸,广二尺四寸五分。”分五层:上三层刻画像,第四层刻造像记,下层刻画像。正书。记二十三行,行八字。右侧题名六列,列三行..

元显墓誌(书法)

元显墓誌(书法):【简介】: 又称《淮南僖王元显墓誌》。东魏武定二年(544)八月刻。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字。59.7×59.7cm。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北魏晚期,碑誌书法已趋华美婉约,至东、西魏,北齐,..

凝禅寺碑(书法)

凝禅寺碑(书法):【简介】: 全称《维那道渊张法乐率邑义七十人造像》。亦称《红林渡佛堪记》。东魏元象元年(538)九月刻。正书。记九行,行约存十一字。题名五列,兼有大字题名,行次不齐。在山西平定。《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僧愍造像记(书法)

惠晖合衆造像(书法)

惠晖合衆造像(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惠晖合衆造释迦像》。东魏天平四年(537)正月刻。四面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三字。曾归长白端方,武进徐氏。今藏日本东京文科大学。《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虽有乌丝栏..

道山造像记(书法)

道山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僧道山造观世音像》。东魏兴和三年(541)四月刻。正书。刻佛座正而及两侧。正面文六行;两侧文各四行,行四字。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竪二寸五分,面广四寸五分。”在河北正定..

郄盖祑铭(书法)

郄盖祑铭(书法):【简介】: 全《兴和二年闰月二十一日齐州太原郡祝阿县安东将军前山荏县令郄盖祑铭》刻于东魏兴和二年(540)。正书。五行,行七字。铭后四行,界格如新,平滑无迹,盖当时未刻。淸末山东福山出土。赵万里辑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