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钟铭(书法)

曾侯乙钟铭(书法):

【简介】:

战国早期曾国所作。一九七八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现藏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一九七九年第七期着录。

【赏析】:

战国早期,鸟虫书风行东南各国,正体篆书的地位逐渐被取代,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铭文字体就是这种形势下的产物。

平心而论,虫书那极尽修纵的形势、柔韧摆动的线条、大幅度地穿越空间,比起尙质的正体篆书要优美许多。而有得必有失,虫书的飘拂也爲它带来了弊端:不免人工雕琢的痕迹。有时爲了整体气韵的协调,不得不做变形和取捨,很像削足适履。儘管如此,虫书得天独厚,越秦至汉,延续四、五百年,自非侥倖。比之鸟凤外饰的花体字,它的长处在于字体本身,即在现有的结构和笔画线条之内做出种种变化。不加外饰,这一点,《曾侯乙编钟》铭文风格提供了证明。

这件作品全用圆笔,有楚国书法的性格。结构爲了适应书法风格,或多或少地有所调整,富于巧思,工艺性也很强。通篇考虑,《曾侯乙编钟》仍不失爲传世佳作,很値得欣赏和借鑒。

《曾侯乙编钟》铭文形体堂皇妍丽,结字修长,在较多的文字结体上显得上密下疏,并能在绵密的文字排列中达到了气息相通的效果。其笔画飘逸潇洒,亭亭玉立;结体婉转遒美,锋頴秀挺;运笔纯熟而显得结构自然,蓄意曲逆的线条中给于人一种在静止中有飘飘欲起的动感。

为您推荐

琅琊台刻石(书法)

琅琊台刻石(书法):【简介】: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东巡登琅琊而立。传李斯书。石旧在山东诸城县琅琊台,后移置山东省博物馆,一九五九年移置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石高129cm,宽67.5cm,厚37cm。小篆。四面环刻。泐甚,仅西面..

靑川木牍(书法)

靑川木牍(书法):【简介】: 一九八〇年在四川省靑川县郝家坪秦墓出土。木牍46×2.5cm。古隷。墨书。三行,百十九字。背面字四行,漫漶不淸,约三十余字。木牍书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现存四川省靑川县文化馆。《中国美术全..

秦律十八种简(书法)

秦律十八种简(书法):【简介】: 《秦律十八种》简,爲云梦睡虎地秦简之一,书写于战国未年,古隷。《云梦睡虎地秦简》、《书法丛刊》十一辑等收入。 【赏析】: 平心而论,秦简的艺术价値和趣味绝不在汉简之下。从书体言,秦简当属..

羌钟铭(书法)

诅楚文(书法)

诅楚文(书法):【简介】: 战国时期秦国刻石,共有三块,皆于宋代发现。据郭沫若《诅楚文考释》考证,其中两块爲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交战时,秦国诅咒楚国的檄文,另一块则爲僞造。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诅楚文考释》收入。 【赏析】..

陈纯釜铭(书法)

陈纯釜铭(书法):【简介】: 战国时期齐器。出土于山东灵山衞。搨本。大篆。七行,共三十四字。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二)收入。【赏析】: 胡小石《书艺略论》承刘师培《论书..

石鼓文(书法)

石鼓文(书法):【简介】: 也称《猎碣》、《岐阳石鼓》、《陈仓十碣》、《雍邑刻石》等。爲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之一。无年月。刻石年代历来争论很大。有秦襄公(公元前770—766)说(郭沫若):文公(公元前765—716)说(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