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观纪(书法)

嵩阳观纪(书法):

【简介】:

全称《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唐天宝三年(744)二月刻。据《金石萃编》载:“碑高丈四尺四寸二,宽八尺一寸”。李林甫撰,徐浩书,裴迥篆额。隷书。二十五行,行五十三字。额篆书十一字(文同全称)。在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明搨本四行“莫能感圣”之“莫”字“艹”部左半部未捐,“曰”部淸晰。中华书局有影印本。

【集评】:

明安世凤《墨林快事》:“浩分隷与史惟则辈几欲伯仲矣。”《说嵩》:“笔法遒雅,姿态横生,法遒理整,无一懈笔。”淸王澍《虚舟题跋》:“唐人隷书之盛无如季海,隷书之工,亦无如季海。”淸杨守敬《学书迩言》:“《嵩阳观》分书,难丰碑巍峨,笔力实不足以赴之。”

【赏析】:

书法发展到唐代,楷书可谓登峰造极,而隷书与汉隷相比却大爲逊色,无论从古拙、秀逸、雄健、恣肆哪个方面去衡量均如此;前人评唐隷:“视汉似古而体稍不雅”(明赵宧光语),“别体杂出,有意圭角,擅用挑踢”(淸钱泳语)。徐浩在唐代是书名显赫的大家,他四十一岁时用隷书写的《唐嵩阳观记》,其章法布局、结字形体、波磔安排基本上取法汉碑,中锋圆笔、笔笔力到,骨肉匀适、沉着稳健、字形扁平,结构紧凑,波划飘逸,整个作品给人以淸劲秀雅之感,徐浩在唐代书家中不愧爲隷书高手。然而,他免不了受当时隷书书风的影响,从《唐嵩阳观记》中也不难看出一些用小篆结体书写的别体字(当时可能是一种时髦);在鈎、挑、撇、点、折等笔划处理上似乎不是完全源于汉隷的优良传统,倒像是从魏《曹眞碑》、《王基碑》那里接过衣鉢,滥生圭角,就势挑锋,乏篆籀笔意而多用楷法。用笔提按顿挫轻重疾徐的变化也不够,少苍劲凝重之感。

若以意象、笔法、风範论之,盛唐之名书家,凡数佼佼者,均开书风之先。再读《嵩阳观圣德感应颂》,会爲他笔下的雄阔气势,深邃意境,有风指波峭的结体而感叹!

解缙《春雨杂述·书学详解》:“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手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之也。”所言极是。此碑起笔收锋,在意料之中,却出意料之外。如“之宅眞仙”四字的波磔,各具神采,区别却在细微处。他以非常人之法,而爲变法者原由,方能出奇而合度。包世臣曾注“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曰:“会稽如战马,雄肆解人意。‘雄肆’者,‘怒猊,、‘渴骥’之谓也”。“解人意”当爲因时制宜而才气出衆者。

徐浩用笔淳劲而笔势昂扬,一扫初唐后期轻绮靡丽之习。并承前啓后而成一家之规模。

为您推荐

李阳冰(书法)

李阳冰(书法):【小传】: 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卒年不详,字少温,李白族叔。唐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曾爲集贤院学士,官将作少监,人称李监。工小篆,传世书迹有《缙云城隍庙碑》、《李氏三坟记》、《般若台题名》等。【集评】: 唐..

张朏墓誌(书法)

张朏墓誌(书法):【简介】: 原题《唐故太中大夫守新定郡太守张公墓誌铭》。唐天宝十二年(753)八月二十六日刻。正书。二十七行,行二十七字。623×62.3cm。盖隷书“大唐故张太守之墓誌”九字。淸道光十一年(1831)在湖北襄..

东方朔画讚碑(书法)

东方朔画讚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讚并序》。唐天宝十三年(754)十二月立。晋夏侯湛撰,颜眞卿书。正书。碑阳赞十八行;碑阴记十七行,行皆三十字。碑阳篆书额,碑阴隷书额,皆十二字。在德州。宋搨本五行..

徐浩(书法)

李昢墓誌(书法)

李昢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唐故朝散大夫太子左赞善大夫陇西李府君墓誌铭》。唐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十一日刻。隷书。二十七行,行二十八字。73.2×73.2cm。河南省洛阳市出土。李根源《曲石唐誌目》着录。李希泌辑..

多宝塔碑(书法)

多宝塔碑(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岑勛撰,颜眞卿书,徐浩题额。正书。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285×106cm。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北宋搨本十四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左未..

食鱼帖(书法)

食鱼帖(书法):【简介】: 亦称《食鱼肉帖》。唐·怀素书。墨迹本。古摹本。纸本。草书。八行,五十六字。29×51.5cm。钤有“希”字半印、“军司马印”、“赵氏子昂”、“项元汴印”等鑒藏印。现藏靑岛市博物馆。明顾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