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九七三年在长沙东郊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老子》甲本和卷后的四篇古佚书合抄成一个长卷,高约24cm,宽约18cm,共四百六十四行,一万三千多字。字的行列与纬丝方向一致,每行宽0.6—0.7cm。有朱丝栏。字近篆体,据书中不避汉高祖刘邦讳推算,抄写的年代最晚在汉高祖时期(公元前206—195)。文物出版社《马王堆帛书》着录。
【赏析】:
中国书法各体,在空间审美意态上约可分两大类型,一类是静态型,如篆、隷、楷,在空间构成的总体模式上是一种向中心聚拢的内向型结构,因而又可称爲均衡型结构;一类则是动态型,如行、草,而尤以草书爲典型。其在结体上是一种以动态的中心点向上下左右开放的结构,尤其是大草,每个字的封闭空间已被打破,数字乃至一行和全篇的空间成爲一个有机整体,其意义已非仅爲一字而存。古人云草书“解散结体”、“飞空破白”即指此,这是一种开放性、参差型的空间构成方式。
本卷在书体上介乎篆隷之间,仍属静态型一类。但它与篆、隷相比却又显得活泼灵动,具有很强的动态感。但这种动态感与草书那种线条的流动和由之形成的空间跳跃却又有不同。在结体上,大体是对称、均衡式的,但全篇却几乎“字无正形”,或上仰,或下倾,欹侧有态,姿态万千。如“爲”、“也”、“有”等等,眞是意趣盎然。而在其部首组合中,本卷则又不取均衡方式,或紧或密,大小参差,如“闻”、“所”、“义”、“圣”等字,对看惯了工整端庄的小篆、隷书者而言,自然会觉得新鲜有趣。这样,本卷在每个字的体势上以倾侧之势产生一种不均衡感,而这,恰恰是静态的某种“图形”产生动感的最基本要素。而在结构内部,部首间的参差组合则又使每个字的“方块形”空间得以打破,使每个字的空间构成形成一种旣有完整性、同时又有不完整性的动态感。综上二端,本卷的空间构成便呈一种动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