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摄二坟坛刻石(书法)

居摄二坟坛刻石(书法):

【简介】:

又名《孔子墓前石坛刻文》、《孔林坟坛石刻二种》。一称《祝其卿坟坛刻石》,一称《上谷府卿坟坛刻石》。新莽居摄二年(7)二月刻。相传原在孔子墓前,淸雍正十年(1732)移置孔庙。现仍在山东曲阜孔庙。两石均篆书,字体酷似。《祝其卿坟坛刻石》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横广七寸八分,高六寸。”四行,十二字。《上谷府卿坟坛刻石》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横广五寸五分,高六寸五分。”有翻刻本。人民美术出版社《秦汉石刻的篆书》收入。《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集评】:

淸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篆法古婉曲折,笔画多寡随势爲之,不拘于纵横方格也。相其手笔,在汉篆中超出《嵩山少室》、《开母》二石阙之上。周鼓秦刻而后,此爲后劲。”康有爲《广艺舟双辑》:“碑体皆方扁,笔益茂密。”徐树钧《宝鸭斋题跋》:“篆画古劲”。

【赏析】:

隷书自汉初发展起来后,逐渐取代了篆书的地位,这种趋势在文、景帝时就很突出,到了武帝以后,特别是西汉末,则更明显地看出篆书衰落的迹象。其标誌,不仅是篆书作品的数量大大减少(社会上已很少使用篆书),更主要的是其面貌与精神的改变。这种篆书解散了秦篆原有的书写模式,掺进了一些隷书的用笔方法和表现形式,使作品较秦篆活泼过之,而严谨、贯通则不足。居摄坟坛二刻,正是这个阶段中的此类作品。从用笔方法上看,它确也丰富了许多,例如中、偏锋,藏、露笔,甚至于顿、挫法,也偶尔用之。这在篆书书法创新的尝试中,似也无可非议,但从篆书的本质要求上,此二刻则失去了圆而厚、劲而健、密而通的艺术精神。淸方朔在评它们时说:“篆法古婉曲折……周鼓秦刻而后,此爲后劲。”此论似有欠妥之处。秦汉作品,传世较少,故多宝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加分析的一味的推崇,则是不可取的。古代作品有优也有劣,也要一分爲二去看。

为您推荐

武威张伯升柩铭(书法)

武威张伯升柩铭(书法):【简介】: 书于西汉晚期。虫篆。柩铭又名铭旌,就是将死者姓名书之于帛,敷于棺上者。此柩铭下部腐泐,120×41cm。墨色篆书两行于淡黄色麻布上。两行铭文上方各作一圆,径约16cm,内绘四灵之二:左绘日,中有乌..

张家山汉简阖庐(一)(书法)

张家山汉简阖庐(一)(书法):【简介】: 湖北张家山出土。爲兵家着作。隷书。30—33×约06cm。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藏。刊于《书法》一九八六年第五期。 【赏析】: 汉初,楚文化在长江流域的书法中有很大的市场,张家山汉简《阖..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书法)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书法):【简介】: 一九七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两座西汉武帝初年的墓葬(约距今2100年左右)中发现。一号墓出土竹简计四千九百四十二枚(3000号以后多爲仅存2—4字的断简)。其中《孙膑兵法》四百四十..

居延纪年简(书法)

居延纪年签(书法)

居延纪年签(书法):【简介】: 三枚纪年签。隷书。木质。其书写年代和规格,分述如下: 1.西汉成帝建始五年签(公元前28)。10.7×2.7cm。 2.西汉成帝阳朔五年签(公元前20)。12×2.5cm。 3.西汉成帝鸿嘉二年签(公元前19)。10.2..

居延甲渠候官五凤二年名籍简(书法)

居延甲渠候官五凤二年名籍简(书法):【简介】: 书于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简长23cm,简宽1cm。木质。一九七三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赏析】: 该简运笔舒展并富有弹性,起落精到,波挑丰腴..

武威仪礼·甲种本简(书法)

武威仪礼·甲种本简(书法):【简介】: 据同墓出土的《日忌》木简所书“河平”年号推测,约书于西汉成帝时期。简分甲、乙、丙本三种。汉隷。简长55.5—56×0.75cm,厚0.28cm。每简一般容六十字。现存四百六十九简,两万七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