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 :
浙江德清人。生于苏州,卒于北京。他的曾祖父俞樾、父亲俞陛云都是晚清著名文人学者。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旧式教育。1919年北京大学文科毕业后,曾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
俞平伯在校阅词谱
五四时期俞平伯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创作白话诗文,倡导新诗的平民化,对新诗的理论建设作出了贡献。他是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的成员。有诗集《冬夜》(1922)、《西还》(1924)、《忆》(1925)等,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刊物《诗》月刊。他的诗多抒发对故乡山光水色的眷恋和对亲人挚友的思念,常常流露出一种孤寂闲愁情调。他很注重意境的创造和语言的锤炼,能利用旧诗里的情境表达新意,融旧诗的音节入白话。写景抒情,清新婉曲,形式自由多样,但有时又过于自由松散。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俞平伯更多写作散文,结集有《燕知草》(1928)、《杂拌儿》(1928)、《杂拌儿之二》(1933)、《燕郊集》(1936)等。受明人小品和周作人的影响较大,文笔含蓄委婉,往往表现出一种朦胧落寞的情怀。他知识渊博,讲究趣味,有些虽是考据、序跋之作,也能夹叙夹议,情理交融,娓娓而谈,饶有风致。他的诗歌和散文都颇有佛教的禅理趣味。
1921年受胡适“整理国故”的影响,开始和顾颉刚通信讨论《红楼梦》。1922年上半年,他在信稿的基础上,写成《红楼梦辨》初稿,1923年初版,50年代初改名《红楼梦研究》再版。此书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将《红楼梦》归结为“色”“空”观念,认为是曹雪芹的自叙传,具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风格。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1954年曾引起广泛的讨论和批判。在古典诗词研究方面,有《读词偶得》《清真词释》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