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逊 :
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宋御史中丞何承天曾孙。8岁能作诗,20岁左右被举为秀才,受到范云、沈约称赏。入梁,起家奉朝请,迁建安王萧伟水曹参军。天监十二年(513),为安成王萧秀参军,返京授水部员外郎。转任庐陵王萧续记室,随府江州。约卒于天监十八年(519)。
何逊文采斐然,颇得时誉。文章与刘孝绰齐名,时谓“何刘”;诗与阴铿并称,别号“阴何”。何逊诗多写酬唱赠答、离别相思、山水风物等,少典实,重声律,追求清丽婉转,做到“状景必幽,吐情能尽”。如“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黄鹂隐叶飞,蛱蝶萦空戏”(《石头答庾郎丹诗》)等句,体物真切,出语流丽。而“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游鱼乱水叶,轻燕逐风花”(《赠王左丞诗》)等句,更为杜甫所借鉴化用。尤为出色的是,何逊常能将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像历来被称道的“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与胡兴安夜别》)、“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等句,借清冷的景致来渲染离别的惆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何逊诗多有佳句,意境近于谢朓,甚至直逼唐人,但笔力稍嫌平弱。颜之推认为何诗虽有“轻巧”的长处,但多“苦辛”“饶贫寒气”,这既与何逊遭遇坎坷而多不平之鸣有关,也透露出其诗体格卑弱的一面。
何逊除诗以外,还有数篇辞赋和骈文传世。《穷乌赋》今存残篇,“既灭志于云霄,遂甘心于园沼”,似有自喻之意。骈文中《为衡山侯与妇书》较为独特,寄书闺阁,代人玄想,辞藻绮艳,情思缠绵,堪为香奁绝作。
何逊卒后,同时人王僧孺为其编订文集,共8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7卷。五代时已残缺,后晋天福本2卷,有诗无文。今所见刻本以明正德张纮刊本为早。继有明薛应旂刊本、洪瞻祖刊本、张燮刊本、张溥刊本及清项道晖刊本、汪昉刊本。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得何逊诗116首,骆玉明、陈尚君《〈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补遗》据日本《本朝能书传》引唐抄本《新撰类林抄》辑得《春日友人见过》1首,据《万首唐人绝句》卷一百辑得《送司马长沙》1首。文5篇,清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将《七召》列入缺名类,辑得4篇。今人整理本有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点校本(中华书局,1980)、刘畅集注本(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李伯齐校注本(齐鲁书社,1989;中华书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