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诗选癸集》 :
清顾嗣立编(顾嗣立生平见《元诗选》),席世臣修订。席世臣(生卒年不详),字邻哉,常熟人。祖父席襄娶顾嗣立孙女。曾以国子监生身份参与江浙三阁《四库全书》的总校工作,被钦赐举人。顾嗣立编纂《元诗选》初、二、三集,计划每集按照天干分甲至癸十小集,其中癸集专门收集“诸家选本及山经、地志、野史、稗官、书画卷轴所传诗未满数首者”,“共计三千余人”。三大集中的癸集虽然大都缮写完毕,但是尚未完成刊刻工作,顾嗣立便去世了。故今传《元诗选》初、二、三集中,皆无癸集。癸集的修订刊刻工作,是由席世臣完成的。大约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席世臣听闻顾嗣立曾孙顾泰曾(字宗道,号果庭)寻访到《元诗选癸集》的已刻之版和未刻之稿,遂“与果庭反复校䌷,勘其脱落,重加修订,版之坏者补之,槁之完者锓之”。历经十年,于嘉庆三年(1798)修订完成,由席氏扫叶山房刊刻。
《元诗选癸集》也按照《元诗选》前三集的体例,分为10个子集,甲至辛集收录1500余家,壬集收录方外、闺秀、无名氏以及乐歌、杂歌谣铭、藩属国诗歌,癸集收录“见于元明各选本及山经地志书画卷轴遗迹而无字里官爵时代可稽”者434家,合计2235家,诗5085首。除癸集作者不明者标明文献来源外,其余所收录诗人基本上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每家各有小传,详征博引,很多来源于稀见的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元诗选癸集》的编成,可以说是在当时条件下对元代诗人、诗歌最大限度的搜集。尽管由于规模庞大而存在一定数量的重出误收,但是在《全元诗》问世前,《元诗选癸集》和前三集,是元诗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文献。
《元诗选癸集》现存刻本和抄本两个版本系统。刻本即席世臣、顾泰曾修订本,嘉庆三年扫叶山房刊刻。该本在版式、行款方面基本上与康熙年间顾氏秀野草堂刻本《元诗选》保持一致,前有席世臣序。但是嘉庆刻本印数很少,流传不广。后来书板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毁坏过半,席世臣曾孙席威借得嘉庆印本,于光绪十四年(1888)重刊,格式均依原本,是为光绪重刻本。另有乾隆年间抄本《元诗选癸集》16卷,据顾廷龙、陈先行考证,此本为顾氏后人据顾嗣立《元诗选癸集》稿本传抄而来,未经席氏修订。该抄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抄本与刻本的最大不同在于丁集,抄本丁集为“胡提举杕、吴编修炳”等18家。然此18家各有成集,与顾嗣立所定《癸集》体例不合,明显有误。殆抄本流传过程中丁集散佚,而抄入此18家代之。而刻本丁集则是166家未有诗集者,更加接近顾嗣立本意。除此之外,两个版本在文字上亦有出入,互有优劣,可作校勘。中华书局于2001年出版的吴申扬点校本《元诗选癸集》,即以光绪刻本为底本,以抄本为校本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