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系笔名。四川成都人。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五四”时期从《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少年中国》等刊物中接受科学与民主思想。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参与组织青年团体“均社”,出版《半月》、《平民之声》等刊物。1922年7月发表了他最早的新诗《被虐待者的哭声》和散文《可爱的人》等。1923年到上海学习。1927年2月至法国留学。广泛研读有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著作和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写下了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历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从1930年起,又创作了《死去的太阳》、《新生》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篇小说。1931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家》。这是他的主要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之一。1934年任《文学季刊》、《水星》月刊编委。同年主编了《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等,编选并出版了鲁迅、茅盾、郑振铎、曹禺等作家的优秀作品。抗战初期,在上海与茅盾主编《呐喊》。出版了童话集《长生塔》、长篇小说《春》和散文集《控诉》等。后辗转广州、汉口、昆明、成都、重庆等地,写了小说《火》三部曲,又完成了《秋》和中篇小说《憩园》。抗战胜利后,创作了中篇小说《寒夜》和《第六病室》,控诉了在国民党统治下劳动大众和知识分子所受的战争和艰辛生活的煎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上海文联、作协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等文艺杂志主编,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创作的作品有报告文学《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短篇小说《团圆》、散文集《华沙城的节日》、《友谊集》和《倾吐不尽的感情》等。他赴朝鲜前线访问。做为文化使者访问波兰、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日本和越南等国。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亚洲作家大会等。在从事这些活动的同时,用笔来抒发对祖国的爱和对和平的向往。“文化大革命”期间,虽受残酷迫害,仍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充满信心,重译了屠格涅夫的《处女地》,着手翻译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1979年后多次率代表团出国访问,增进国际文化交流。1980年,巴金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捐巨款。随后出版的散文集《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表现了作者对祖国人民命运的深沉思索和作者的正直坦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优秀品质。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