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 现代诗人、文史学家。原名嗣糜、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出生于上海一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1904年到上海,先后就学于梅溪学堂、中国公学等学校,学习了英文和西方自然科学,接触了严复译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和梁启超的《新民说》诸文,并以白话文著文,奠定了从文基础。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2期官费生赴美留学,在康奈尔大学先后读了农科、文科,学习了政治、经济、文学、哲学。191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就学于哲学家杜威。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对他的影响非常深刻。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后又任英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与一批留学回国的新派知识分子一道,以《新青年》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是中国第一本白话诗集,并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他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作为正式的文学语言,推动文学革命的开展和新文学的创建,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接编了《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宣扬杜威的点滴改良实用主义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主张。1920年脱离《新青年》。1922年另办《努力周报》。1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25年五卅运动中宣扬“读书救国”,要青年“独坐在图书馆里”,“救出你自己”。1928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1932年与蒋廷黻、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支持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等反动政策。抗战期间,曾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1946年当选为“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最终站在与人民为敌的位置上。1948年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病逝于台湾。他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等方面都有成就,并具一定的代表性。曾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研究方法,对学术界颇有影响。他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著有《白话文学史》(上)和《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哲学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戴东原的哲学》、《淮南王书》和《说儒》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