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古文辞类纂》

    《续古文辞类纂》 :

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清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工于诗、古文,并治经考史,著有《虚受堂诗文集》等。王先谦古文,师法湘乡曾国藩,推崇桐城义法。他认为姚鼐《古文辞类纂》“可为后学者开示准的”,但清代只收方苞、刘大櫆,而乾隆至咸丰间名家辈出。所以他仿姚书体例,续选清乾隆至咸丰间诸家各类文辞,以补姚书不足。收姚范以下至吴敏树39家,文455篇,编为34卷,定名《续古文辞类纂》,光绪八年(1882)成书,由王氏虚受堂刊行。此书分类一依姚书,所补以序跋、碑志、杂记、书说类之书及论辨类为多,奏议、诏令、辞赋及书说类则未补采。此书刊行后,因于姚书有所增续,又略早于黎编,在当时有一定影响。王闿运说,王先谦续编《皇清经解》,“纵未能抗行芸台(阮元),续编《古文辞类纂》差足以肩惜抱(姚鼐)”。书中补录了一些有价值的篇章。所附点评文字,亦时有可观。

黎庶昌(1837~1898),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同治元年(1862)应诏上书论时政,以廪贡生得授知县。历任驻英、法、德、西班牙四国参赞,出使日本大臣,川东兵备道等职。为文长于叙事,宗法桐城派,著有《拙尊园丛稿》等。黎选《续古文辞类纂》,成书于光绪十五年,共28卷,分上、中、下3编,收文449篇。编者认为“桐城宗派之说,流俗相沿已逾百岁,其敝至于浅弱不振,为有识者所讥”。而至“湘乡曾文正公(曾国藩)出,扩姚氏而大之,并功德言为一途,挈揽长”“轹归(有光)掩方(苞),跨越百氏,将遂席两汉而还之三代”。所以此编实是承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精神,将姚书予以扩增,重点不在续,而在扩,实为“广古文辞类纂”。姚书自《战国策》始,不及六经;黎书乃补经、子为上编,分11类,又据《经史百家杂钞》之目,补列《叙记》《典志》两类。姚书不录史传;黎书乃补史为中编,采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文章,共分9类。下编选清文,但亦限于“方(苞)姚(鼐)前后”,分类同上编。可见此书主要在拓展选文领域,改善纂编体例等方面,匡补姚书之不足。

又有《新古文辞类纂》,编者为近人蒋瑞藻(1891~1929),浙江诸暨人。曾任职中华书局。辑著较多,有《小说考证》《小说枝谈》等。《新古文辞类纂》成书于民国初年,编者在自序中说,姚鼐《古文辞类纂》出后,黎氏、王氏续书托以不朽。自鸦片战争以来,新学盛行,六经、三传束之高阁,文风日趋鄙俚,因仿姚氏古文体例,辑录中国晚清民初的作家薛福成以下至蒋尊簋,共90家文,定名《新古文辞类纂》。1922年中华书局石印稿本,共24册,收文1015篇,分11类,合60卷。所收作家多数是编者同时人,或系师友。文风求其古朴,兼及实用,在“存当世之文献”方面,有一定价值。

为您推荐

晚清白话文运动

晚清白话文运动 : 中国一直存在着白话写作的传统。在清代,除白话小说外,如官方的白话文告、《圣谕广训》的白话读本,以及外国传教士的语体文译述等,均构成白话文写作的历史资源。至晚清时期,则借助报刊的..

黄钧宰

黄钧宰 : 江苏山阳(今淮安)人。一生命运多舛,幼年相继丧母丧父。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任奉贤县训导。遇太平天国起义,浪迹四方以避乱。中年丧偶,益侘傺不自聊。往来江淮间,遇有可纪可感之事,辄赋诗作笔记文..

鲜于溥

鲜于溥 : 祖籍阆州(今四川阆中)人,至其父祖时移居济源(今属河南)。高祖淳、曾祖孝标、祖寿吉、父坦,皆进士及第。鲜于溥以荫入仕,官终栎阳令。致仕后与其父居于济源之盘谷,悠游山水,饮酒赋诗,时人以高士目之。..

《清代骈文评注读本》

《国朝十家四六文钞》

《国朝十家四六文钞》 : 王先谦编。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清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工于诗、古文,并治经考史,著有《虚受堂诗文集》等。《国朝十家四六文钞》..

《国朝古文正的》

《国朝古文正的》 : 杨彝珍辑。杨彝珍(1805~1898),字湘涵,一字性农,别号移芝,湖南武陵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三十年进士。以古文名世,师法桐城。著有《移芝室文集》《紫霞山馆诗钞》。《国朝古文正的》编刻..

魏抟霄

魏抟霄 : 籍贯不详。少师刘瞻,与党怀英、郦权同学。以荫补官,由荐书从事史馆。大定二十一年(1181),曾在河南为官,同官张景仁召为御史大夫,有诗送之。明昌初宏词中选,授应奉翰林文字。卒于明昌、承安之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