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古文正的》

    《国朝古文正的》 :

杨彝珍辑。杨彝珍(1805~1898),字湘涵,一字性农,别号移芝,湖南武陵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三十年进士。以古文名世,师法桐城。著有《移芝室文集》《紫霞山馆诗钞》。

《国朝古文正的》编刻于光绪七年(1881)。杨彝珍《国朝古文正的》说:“自秦汉以降,以迄于唐,其文衰矣。昌黎韩子出,遂能上掩八代而继武于周人。传至有宋,欧阳永叔能举昌黎之绝绪振之,时出其门者,均得与之分席而处。有明归震川务振奇复古,其文气韵极与子长近。至于我朝初,缀文家林立,能深得八家所传之义法,厥推方灵皋。”“窃不自揣,综选本朝古文计四百余首,汇为一编,名曰《正的》。”因此,这部选本以司马迁、唐宋八大家、桐城派为“古文正的”。

此书正体5卷,卷首附入选作者小传;卷末附孙衣言《逊学斋文钞》、杨彝珍《移芝室古文》各1卷,分标编入《国朝古文正的》的第六、七两卷,薛福成小序解释说孙、杨两家古文能汇集众家之长,不能因遵循不录生存者之例便不入选,所以“取两家集中文各廿余篇,附刻兹编之末,以与二百年以上之作者,应其宫徵”。总计7卷。这个选本凡例第1条便说明“言性理、考据、官牍者不录,以有涉三者之文便不入古”,表明了这是一个纯粹的古文选本。全书选录了顾炎武至姚谌等77家古文400余篇。其中,入选最多的是方苞、吴敏树两位桐城派大家,都是19篇,其次是潘谘15篇,胡天游、姚鼐、曾国藩各14篇,梅曾亮10篇,魏禧、刘大魁、朱琦各8篇。入选篇目最多的古文10家,除了胡天游、魏禧之外,都是桐城派古文家;朱琦古文师法桐城而领衔“岭西五大家”,曾国藩以桐城派为宗而开湘乡派,都属于桐城派的分支。这可见在编者杨彝珍心中,有清一朝的“古文正的”便是桐城派。当然,《国朝古文正的》虽然以桐城为正宗,但并未一味株守桐城,比如入选了14篇的胡天游恰恰算是桐城派的一个对立者,他在桐城派日渐笼罩文坛,海内士子靡然从风之时,拔戟自成一队,行文不以淡雅为宗,而是颇为狷介雄肆。尽管他入选的篇目经过了杨彝珍古文标准的筛选、过滤,但《国朝古文正的》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识异量之美的。

此书有独山莫氏光绪七年木活字本。

为您推荐

魏抟霄

魏抟霄 : 籍贯不详。少师刘瞻,与党怀英、郦权同学。以荫补官,由荐书从事史馆。大定二十一年(1181),曾在河南为官,同官张景仁召为御史大夫,有诗送之。明昌初宏词中选,授应奉翰林文字。卒于明昌、承安之间。元..

《骈文类籑》

《骈文类籑》 : 王先谦编。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清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工于诗、古文,并治经考史,著有《虚受堂诗文集》等。《骈文类纂》编定刻行于光绪二..

报章文体

报章文体 : 中国近代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当时盛行一时的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显的文体。报章文体的命名,源于1897年《时务报》第29、30册的谭嗣同《报章文体说》。事实上,报章文体的产生与发展..

魏道明

逻辑文

逻辑文 : 1920年,罗家伦在《新潮》发表《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一文,提出“逻辑文学”之称。稍后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加以称引;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亦沿用之。至钱基博《现代中..

卫承庆

卫承庆 : 襄城(今属河南)人。父文仲,承安年间进士,以孝友闻于乡里,曾任文登县令。性情淡泊,好读书学道,故仕宦不进。平居好歌东坡《赤壁词》,临终,沐浴更衣,召家人告以后事,即命闭户,危坐床上,诵《赤壁词》。卫承..

韩邦庆

韩邦庆 : 江苏松江(今上海松江)人。父韩宗文,字六一,官刑部主事,有文名。自幼随父居北京,从同乡蔡蔼云习举业。20余岁中秀才,之后应举屡试不第。后迁居上海,与《申报》主笔钱昕伯、何桂笙等时相唱和。光绪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