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骥 :
祖籍河北正定,卒于长春。幼年接受祖父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1937年考入中华大学。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5年在晋察冀边区从事工人运动。1946年任东北大学教授,兼任国文科副主任、中文系文学教研室主任和历史系中国史教研室主任。1950年东北大学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继续在校中文系任教授至去世。1981年被国务院任命为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古典文论学会理事,吉林省社联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吉林分会主席。
治学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语言、考古、民俗等多领域,尤精于先秦文学与历史研究。由其主持的第一次吉林西团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是中国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东北进行的第一次考古发掘,其发掘报告深受国内外学者重视,西团山文化由此得名。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在先秦文学研究多方面均有独到见解,代表作《中国文学》(第一分册)在文学史著作中独树一帜,以详实的材料考证与深刻的理论思辨相结合而被学界所称誉。主要著作有:《吉林西团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报告》《汉巾舞歌辞句读及研究》《中国原始文学》《中央教育部颁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大纲(隋唐五代宋部分)》《中国小说史》《西藏古史考》《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论》《漫谈桢幹》《语言哲学》《考论古代黄河流域和东北亚地区居民“冬窟夏庐”的生活方式及风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