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发》 :
西汉枚乘作。枚乘(?~前140),字叔,淮阴(今江苏淮安)人。枚乘本为“游说之士”(司马迁《史记》),初为吴王刘濞郎中,七国之乱后,枚乘从吴国到梁国事梁孝王,因“梁客皆善属辞赋,乘尤高”(班固《汉书》)。后汉武帝即位,慕名诏其入京,因年老卒于途中。
《六臣注文选》曰:“乘事梁孝王,恐孝王反,故作《七发》以谏之。”宋后学者多认为是在枚乘事吴王刘濞时所作,今人赵逵夫认为赋中吴客是枚乘自命,其受吴王命到楚国问候患病的楚国太子。
《七发》是一篇讽喻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用药和针灸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作品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刘勰说:“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
《七发》的艺术特色是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词汇丰富,辞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刘勰认为,“枚乘擒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七发》体制和描写手法虽已具后来散体大赋的特点,但不像后来大赋那样堆叠奇字俪句,而是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对事物作逼真的描摹。赋中写江涛,用了飞鹭、车马、三军涌动等形象生动的比喻,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江涛汹涌的情状。用夸张、渲染的手法表现音乐的动听,用音节铿锵的语句写威武雄壮的校猎场面,也都颇为出色。
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像后来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
枚乘《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王粲《七释》、曹植《七启》、陆机《七徵》、张协《七命》等。《文选》将“七”独立成体,赋史上称作“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