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学史》

    《白话文学史》 :

胡适(1891~1962),徽州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著述甚丰,有《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文存》等。

原为著者的讲义,几经增修,于1928年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其后版本甚多。原计划写上、下两卷,但下卷没有写出,仅有上卷传世。全书共分两编,16章,第一编“唐以前”共10章,第二编“唐朝”共6章。其所谓“白话”有三个意思:“一是戏台上说白的‘白’,就是说得出,听得懂的话;二是清白的‘白’,就是不加粉饰的话;三是明白的‘白’,就是明白晓畅的话。”著者从文学进化观出发,推崇白话文的地位,认为白话文有千百年的历史,是平民文学、写实文学、活文学;而相对应的文言文学则是庙堂文学、贵族文学、死文学,为白话文取代古文寻找理论依据。以独特的视角和体例,对自汉至唐的白话文学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首次将中国古代的白话文学作为正面的主体予以表彰和文学史建构,确立其“正宗”地位。著者意识宏通,眼光独到,多发人所未发。还注意中外对照,实开比较研究的先河。此书举例丰富,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当时及后世好评如潮,被称为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领衔推动了文学史的主潮,是影响巨大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招致诸多批评,被认为是先入为主,成见太深,有矫枉过正之嫌,刻意贬低乃至抹煞二千年的文人文学,留下了很多遗憾。以现代学术准则来考量,此书虽有诸多不够严谨之处,然其思想文化上的意义远在一般文学史之上。


为您推荐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 全3册。1962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1979年以简体字重印。余冠英任全书总负责人,参与编写的18位学者分为3个小组:上古至隋段(第1册),由余冠英兼任主持,胡念贻、曹道衡、刘建邦参加。唐宋..

《蚀》

《蚀》 : 作者茅盾。《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三部中篇小说,其中《幻灭》连载于1927年9月、10月的《小说月报》第18卷第9、10号,《动摇》连载于1928年1~3月《小说月报》第19卷第1~3号,《..

《中国音乐文学史》

《中国音乐文学史》 : 朱谦之(1899~1972),福建福州人,现代著名哲学家、史学家、东方学家。1929年东渡日本,从事历史哲学研究。回国后任暨南大学教授。1932年起执教于中山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主任、文..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启功丛稿》

《启功丛稿》 : 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启功丛稿》1册,收论文20篇及艺谈、题跋近80篇。后因积稿渐多,故为增订,厘为4册,“论文卷”“题跋卷”“诗词卷”于1999年出版,“艺论卷”于2004年出版,此后多次再版。..

《上元灯》

《上元灯》 : 作者施蛰存。1932年3月由上海新中国书局初版,为该书局“新中国文艺丛书”一种。收《扇子》《上元灯》《周夫人》《旧梦》《桃园》《渔人何长庆》《栗芋》《闵行秋日纪事》《诗人》《宏智..

《中国文学源流》

《中国文学源流》 : 胡毓寰(1898~1981),广东梅州人。民国十二年(1923)肄业于上海南方大学,后在中学任教。民国二十九年(1940)任梅县南华学院教授,民国三十一年(1941)起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直至1955年冬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