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派

    战国策派 :

1940年形成于昆明。因主办的《战国策》《大公报·战国副刊》及“战国时代的重演”的主张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何永佶、雷海宗等。《战国策》是自1940年4月1日至1941年7月20日,由云南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解散)的林同济、雷海宗、陈铨等人在昆明主办的半月刊,共出版17期;另有上海版的月刊,自1941年1月15日至1941年3月15日,共出版3期。1941年昆明版《战国策》半月刊停刊后,战国策派学人又在重庆的《大公报》上开辟了《战国》专栏,直到1942年停办。除此之外,《今日评论》《民族文学》和《军事与政治》等刊物也是战国策派的主要学术阵地。

《战国策》第一期

战国策派学人大都是有留学欧美文化背景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的主要主张有:①宣扬强权和超人哲学,鼓吹权力意志论,声称当时是“‘争于力’的战国时代的重复”。②面对日益迫切的民族危机,他们从国家民族的现实救亡入手,提倡超阶级的民族文学运动。③主张文化形态史观,抨击官僚传统,检讨传统伦理,强调国民性改造,进而由现实到远景,探讨民族文化重建。④认为抗战的最终目的是整个文化的革新。⑤将战争说成是民族竞争和国力竞争,认为国力的要素在于民气,而民气振发的关键在于摒弃传统文化的积弊,发掘与发扬民族历史上曾有过的能激发民气的精神酵素。⑥借鉴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得失,重新寻找一种比较适合的路径。⑦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战国文化中吸取活力,同时以世界一些民族文化重建的经验作为借鉴。

战国策派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主张的文化重建办法比较空泛和不切实际。但文化视野比较开阔,特别是对文化历史形态的考察,对传统文化积弊与活力的分析,对官僚制度的抨击,对传统伦理的检讨,以及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等方面,拥有一些独特的见解。



为您推荐

战歌社

战歌社 : 战歌社的名称和组织,最早出现在延安陕北公学。于1937年12月正式成立,负责人为柯仲平,成员有林山、刘御、吕剑、海稜、惊秋、公木、王亚凡、戈壁舟、魏巍、朱子奇、秋平(胡征)、冯塞伟、侯元、夏..

清华简《耆夜》

清华简《耆夜》 : 共14支,简长45厘米,其中4支断折,文字有残缺。每简正面字数27至31,背面都有次序编号。第14支简简背有篇题“旨夜”,“旨”,古书作“耆”或“黎”,即《尚书·西伯戡黎》之“黎”;“夜”,即夜晚..

季札观乐

季札观乐 : 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季札聘问鲁国,鲁乐师为季札演唱《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豳》《秦》《魏》《唐》《陈》《郐》《小雅》《大雅》《颂..

上博简《采风曲目》

左企弓

左企弓 : 蓟州(今属天津)人。辽时进士,历任来州观察判官、中京副留守,知三司使司。辽天庆末,任广陵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辽保大二年(1122),守司徒,封燕国公。十二月,金太祖克燕京,左企弓、虞仲文奉表降金..

段成己

段成己 : 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与兄段克己齐名,时号“稷亭二段”。兴定二年(1218),段氏兄弟赴试汴京时,礼部尚书赵秉文以“二妙”称之,并大书“双飞”二字以赠。正大七年(1230)进士及第。授宜阳簿。同年冬,..

宗端修

宗端修 : 汝州(今河南汝阳)人。曾为太学诸生,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及第,调唐州司侯。后历任巩州通西令、同州观察判官、洪洞令。明昌年间,补尚书省令史。承安元年(1196),擢监察御史,直言极谏,元妃李氏兄弟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