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诒慎 :
安徽贵池人。诸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候补知府分发江苏,曾在江洲盐局任职,后理常熟榷厘。入民国后,寓居上海。1924年监税南通。不善治生,晚年贫甚,流寓吴门。1926年因食鱼刺喉而卒。
家居江南,濡染风雅,自小耽于吟咏。光绪二十二年(1896),与其从弟恭甫,受业于李国松,而刘诒慎尤为热衷诗学。次年,李国松侨居江宁,其与弟常游于江宁,文酒之会不断,刘诒慎专心于诗学,弟恭甫则专事绘画。此后未过数年,恭甫去世;又过数年,其父去世。继而刘家中落,于是北赴齐燕之地以求官职。三十二年,遵新海防例报捐知府分指江苏试用,时常居于濒江,平日好诵诗书。辛亥之后,举家迁至上海,即便身处流离困厄之境,仍喜自吟。之后迫于生计,四方谋职,忧伤困顿之情皆见于其诗。李国松之子好学诗,刘诒慎“喜其似舅,以爱女妻之。旧姻重媾,情好逾笃。既移寓吴门,岁常至沪相聚”。1924年秋,“(李国松)携儿炜就婚京师,君偕往,同居僦舍,联床谈艺数月”。之后,出京师而监税南通,其间数次与李氏尊酒对语,追溯往年觞咏游乐之趣。两年后卒。
工诗,好吟咏,与陈三立等人有唱和,为诗博涉众家,由黄庭坚而入杜甫、韩愈,颇多抑塞不平之气,金天羽评其诗“坚苍蕴藉,中涵禅理,句法时时学散原(陈三立)”(《龙慧堂诗序》)。论诗则无门户之见。生平著作颇丰而诸多散佚,居于沪时,因受邻火所累,所作多为煨烬。后为李国松之子从旁掇拾,录其诗两卷,辑为《龙慧堂诗》。其生平见于《光宣以来诗坛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