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说界》 :
月刊。1914年1月1日创刊于上海,中华书局发行,1916年6月1日停刊,共出版30期。主编沈瓶庵。该刊以“作个人之志气”“祛社会之习染”“救说部之流弊”作为宗旨(《中华小说界发刊词》,《中华小说界》第1期),仍然未脱梁启超《新小说》的笼罩。该刊辟有《插画》《序论》《短篇》《长篇》《新剧》《文苑》《笔记》《谈丛》等栏目。在《短篇》《长篇》栏下,共发表小说近190篇,具体门类繁多,内容涉及社会、家族、言情、侦探、侠义等方面,包天笑、徐卓呆、刘半农、张毅汉、陈景韩、程瞻庐、周瘦鹃、林纾等是主要的著译者。理论文章方面,梁启超的《告小说家》,宣告“小说界革命”以来小说写作的失败;成之(吕思勉)的《小说丛话》指出,小说乃是“美的制作”“第二人间之创造也”;周作人的《艺文杂话》则介绍了裴伦、师梨、裴彖飞等诗人,均是刊中代表之作。《新剧》栏刊载了徐卓呆译《拿破仑》,周瘦鹃译《青年》,蛰庵、包天笑译《末日》,刘半农著《战后》及译《小伯爵》等作品,均为话剧。此外,该刊还发表了大量笔记、谈丛、游记类作品,内容博杂。总体而言,该刊是民国初年旧派文人的重要阵地,其刊载内容具有浓厚的娱乐性、趣味性,相对其宗旨游离颇多,但在小说、戏剧的写作形式方面,进行了不少新尝试。
《中华小说界》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