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三子 :
冯敏昌(1747~1806),字伯求,一字伯子,号鱼山,钦州(今属广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四十九年充会试同考官,历官刑部主事等职。性笃孝友,学务力行,道德粹然,为人伦模范。喜金石文字,诗书画俱佳。中年遍游五岳,足迹半天下。其诗雄深雅健,苍劲阔大,各体兼备,尤擅七古。晚年为广东端溪、粤华、粤秀书院院长,嘉庆十一年(1806)卒于粤秀书院任上。著有《小罗浮草堂诗钞》《小罗浮草堂文集》等。
张锦芳(1747~1792),字粲夫,又字药房,号花田,别署曲红山人,广东顺德人。乾隆四十五年广东乡试第一,五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性孝友,以兄弟过世,哀恸不已,乞假归养,未几卒。张锦芳博学多才,淹贯群籍,通《说文》之学,喜金石文字,工书画,誉满岭南。诗书画人称“三绝”。与黎简、吕坚和黄丹书又合称“岭南四家”。诗宗苏轼,上溯韩、杜,才力富健,气韵深醇,卓然树骚坛之帜。著有《逃虚阁诗钞》6卷。
胡亦常(1743~1773),字同谦,自号豸浦,顺德人。性至孝,好古学。年25,即以诗闻,与邑人张锦芳、张锦麟兄弟齐名。乾隆三十六年举人,出益都李文藻之门。入京交钱大昕,下第南归,与戴震同舟,手录戴震所著书,欲志于经术,抵家病卒。《粤东诗海》称其“敏悟高妙”。钱大昕曰:“其于诗妙悟天成,不由师授,能于南园诸公外自成一家。”著有《赐书楼诗草初集》1卷、《赐书楼诗草续集》1卷。
“岭南三子”为李文藻评定。他于乾隆三十六年分校广东乡试,得顺德胡亦常,是岁又识张锦芳,加上钦州冯敏昌,定为“岭南三子”。李文藻《岭南集》有作于乾隆三十七年的《岭南三子诗示胡生亦常》,之后“岭南三子”之说遂成定论。《清史稿》即采是说:“(张)锦芳,字粲夫……与钦州冯敏昌、同邑胡亦常称‘岭南三子’。”
“岭南三子”的诗各有特色,创作成就不尽一致。在清中叶岭南诗坛上,“岭南三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标志着这一时期岭南文学的再度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