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学 :
一般认为,澳门文学现象可追溯到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戏剧家汤显祖贬官到广东徐闻,就曾前往游览,留下了《香嶴逢贾胡》等诗篇,被认为是提及澳门最早的诗作。此后不断有内地文人赴澳,或长居,或短住,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赴澳的文人,以四种情况为多:①遁迹避难的前朝遗民,如明清之际的张穆、屈大均,清末民初的汪兆镛、吴道容、张学华等。②宦旅澳门的官员。如澳门首任同知印光任与其继任张汝霖,著有《澳门纪略》;在鸦片战争中奔走于江宁、望厦等地的黄石、耆介春、阮元、魏源等,都曾留下诗文。③赴澳游历、设席的文士。他们或观览风光,短暂驻足,或设帐课徒,长期停留,多有诗文记其闻见,抒其感兴,较著名者如曾望颜、谭钟麟、丘逢甲等。④皈依天主教赴澳门学道的内地教徒,其中不乏文人。如著有《三巴集》的明末画家吴历,撰有《澳门记》的陆希言等,都因修习于圣保禄学院而入住澳门。
内地文人的赴澳,使澳门古代文学呈现出繁荣景象。这一时期的作品具有以下特色:①感时忧国,抒怀寄志。来居澳门的文人,多有坎坷的人生,国变与家变,熔于一炉。这在张穆、刘芬、丘逢甲等人的作品中均有表现。②述奇志异,为澳门多元文化写照。澳门迥异于中华文化的多元景观,常为内地文人津津乐道,赋诗著文,传为奇谈。③风光景物,独树一帜。澳门绮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景物诗成为澳门古代文学的大宗。为较少描绘大海景色、都市风光的中国山水诗增添了新例。
然而,澳门自身的文化底蕴不足,上述作者大都出自内地,澳门文学的本土性基础不强,这带来澳门文学发展上的偶然性、阶段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也使澳门新文学的发展,大大地迟缓和滞后。20世纪20年代,澳门本土诗人冯秋雪、冯印雪、刘草衣等成立澳门第一个文学社团雪社,仍以旧体诗词独领风骚。直到全面抗战初期,才有一批文化人自祖国内地和沦陷前夕的香港到澳门,宣传抗日救亡,办书店,组织读书会,成立剧社、歌咏队等。在著名报人陈霞子、何文法、余寄萍等先后由广州、香港赴澳,加入《大众报》工作之后,才在副刊中出现专栏,连载小说等新文学作品。
澳门新文学真正形成气候,乃在20世纪50年代。此时,出现了第一个较多刊登文学作品的刊物《新园地》(后转为《澳门日报》副刊),成立了澳门第一个新文学社团“红豆”,涌现了为数不少的新文学作者。与此同时,由于澳门发表园地不足,许多作者将作品投向香港,这样的创作现象被称为澳门的“离岸文学”。据1995年出版的两卷本《澳门离岸文学拾遗》统计,先后在香港发表、出版作品的澳门作者近40人。
1984年,在《澳门日报》和澳门大学(前身为东亚大学)的支持与倡导下,“建立澳门文学形象”的呼声正式发出,可以说明确了澳门文学的自觉性。此后,澳门文学社团纷纷涌现,文学刊物纷纷创办。澳门笔会、澳门五月诗社、澳门写作协会、澳门中华诗词学会等社团都拥有自己的刊物,拥有数百名成员,这相对于只有60余万人口的澳门,其“文学人口”比例确实不低。与此同时,各种出版机构也十分活跃。回归前后10余年间,先后出版了200余种文学作品和文化论著,其出版数量甚至远远超过此前的400年总和。
澳门回归以后,澳门文学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文学社团进一步增多,除了文学唱酬的团体而外,还出现了澳门文学评论的专业社团。澳门基金会还与作家出版社、中华文学基金会合作,出版了系列丛书《澳门文学丛书》。
澳门的社会面貌呈现出多元共存的局面,澳门文学也是如此,呈现出新旧文学共存共生,多语种文学并行不悖,各种文体相互呼应的文化景象。
凌雁《凌腔雁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