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1906~1982) : 现代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山西运城人。1906年 8月17日生。父李鸣风参加辛亥革命,1919年被北洋军阀暗害。李健吾自幼随母漂泊异乡。10岁起在北京求学。1921年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翌年与同学蹇先艾、朱大枬等组织文学团体曦社,编辑《国风日报》副刊《爝火》,开始发表小说、剧本。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中文系,后转入西洋文学系。同年由王统照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1931年赴法国留学,1933年回国,在中华教育基金会编辑委员会任职。1935年任暨南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从事进步戏剧运动,是上海剧艺社以及苦干剧团的中坚。抗战胜利后,与郑振铎合编《文艺复兴》杂志,并参与筹建上海实验戏剧学校(后改名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任戏剧文学系主任。1954年起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还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李健吾的剧作,从1923年的《出走之前》到1980年的《吕雉》,近50部。20年代写的都是独幕剧,如反映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母亲的梦》(1924,原名《赌与战争》)。30年代的作品题材面扩大,有反映革命斗争的如《十三年》(1937,原名《一个没有登记的同志》),有反映爱国抗日的《火线之外》(1933),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梁允达》(1934)等,多数是多幕剧。40年代他以改编中外名剧为主,如《金小玉》(1944)、《王德明》(1945)、《秋》(1942)等。李健吾的剧本贯穿着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爱国、民主思想,着意刻画不同阶级的人性,有布局严谨、情节紧凑、语言流畅、人物性格鲜明的特色,被称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剧作家。其中《这不过是春天》(1934)以北伐战争为背景,反映革命者深入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进行斗争的事迹,有较大影响。李健吾的喜剧以刻画生动的喜剧性格见长,格调清新,风趣幽默,尖锐泼辣,而不失真实,舒展自如而不矫揉造作,颇多上乘之作。如《青春》(1944)即以反封建的主旨、生动的性格塑造、强烈的喜剧效果赢得好评。
李健吾的小说取材于父辈革命斗争及城市劳动者生活,主要作品有中篇《西山之云》(1928)、长篇《心病》(1931)以及结集成《使命》(1938)、《坛子》(1931)的短篇。鲁迅评他的短篇《终条山的传说》"是绚烂了,虽在十年后的今日,还可以看见那藏在用口碑织就的华服里面的身体和灵魂"(《〈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可见李健吾小说特色之一斑。
自30年代中期起,李健吾以刘西渭的笔名发表文学评论和戏剧评论,文学评论有《咀华集》和《咀华二集》等;戏剧评论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编出版的有《戏剧新天》、《李健吾戏剧评论选》。他的评论不以判断作品优劣为己任,而是镕铸进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发现,旁征博引,展开联想,时有独到的见解。
李健吾还写了不少散文,有散文集《意大利游简》、《希伯先生》(1942)、《切梦刀》(1946)。
李健吾翻译了莫里哀的27部喜剧,《高尔基戏剧集》7 册,《契诃夫独幕剧》1册,《托尔斯泰戏剧集》7册,《屠格涅夫戏剧集》 4册,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小说,以及巴尔扎克、司汤达、缪塞等人的作品和论著。
作为法国文学研究工作者,他著有《福楼拜评传》(1935)、《司汤达研究》(1950)、《莫里哀的喜剧》(1955)等专著与专论。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