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 :
原籍安徽太湖,生于湖南沅陵。父母早逝。1919年入清华学校中等科四年级学习,并加入清华文学社。1922年开始在《小说月报》发表新诗,不久加入文学研究会。与青年诗人饶孟侃、孙大雨、杨世恩因诗为友,蜚声校园,被称为“清华四子”。1923年,因为专攻文学、旷课逾章,被清华大学开除。他一心追求诗歌艺术,毅然离开学校。1926年参与闻一多、徐志摩主持的《晨报副刊·诗镌》的编辑工作,共同倡导格律诗,努力实践诗歌音乐美的主张。尽管不久便与徐志摩反目,但后人仍视其为新月派诗人。不久再入清华学校,1927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威斯康星州劳伦斯大学、芝加哥大学、俄亥俄大学等学习英国文学。1929年,为家庭生活计,学业未完便回国,应聘为安徽大学英文系主任。1932年夏因与校方不和而辞职。从此辗转漂泊于北平、上海、长沙等地,以写诗卖文为生,生活困顿。1933年12月5日,在乘船由上海赴南京途中投江而死。
朱湘一生以救赎现代新诗为己任,表示尽管生活中有愁丝、郁盘,有痛苦、凄惨,但仍要“凭了这一枝笔,我要呼唤玄妙的憧憬”,对待诗歌艺术十分苛刻认真。同时他非常敏感,自尊而多疑,傲慢而孤僻。因此一生渴求友谊,但最后与闻一多闹翻,和徐志摩决裂,对柳无忌疏远,同苏雪林难堪,跟罗念生只做“愉快的书信朋友”。
朱湘的诗歌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新诗最高成就之一。192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夏天》,1927年出版第二本诗集《草莽集》。其遗稿经由赵景深、郑振铎等整理编辑,先后出版。包括诗集《石门集》(1934)、散文集《中书集》(1934)、评论集《文学闲谈》(1934)、书信集《海外寄霓君》(1934)、译诗集《番石榴集》(1935)、诗集《永言集》(1936)、书信集《朱湘书信集》(1936)等。
诗集《夏天》收入其早期诗作,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着力在自然之美中寻求微妙的生的喜悦,对友谊和爱的尊崇与赞美,给人自然清新、积极向上之感。体现了诗人本色率真的气质、天真纯净的生活理想。《草莽集》文辞清丽工整,音韵和婉,体现了对新诗格律化问题的独到见解与尝试,标志其诗歌艺术的日趋成熟。其中的代表作《葬我》《摇篮曲》《采莲曲》等清新舒缓,柔美动听,长诗《王娇》将民间古书弹词的长处融入新诗,体现其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深刻认识。《石门集》在他去世后出版,与《草莽集》相比,诗歌更多表现现实人生。诗人在品尝现实生活之苦后,开始感喟人生、探索内心,剖析这世界的荒谬和人性之孤独。其诗歌艺术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古典浪漫,呈现出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的审美倾向。诗集中收入的70余首十四行诗,显示出诗人在诗歌格律与音韵方面新的探索与尝试。
朱湘的诗歌艺术成就深受时人赞赏。沈从文在《论朱湘的诗》中认为《草莽集》“是一本不会使时代遗忘的诗”,苏雪林的《论朱湘的诗》也盛赞朱湘《草莽集》的艺术远胜五四前后的康白情、俞平伯、汪静之等,甚至郭沫若的《女神》也难与之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