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曾亮(1786~1856)

    梅曾亮(1786~1856) : 近代散文家。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南京)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授知县不就,援例为户部郎中。道光二十九年告归,主扬州书院讲席。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克南京,传说梅曾亮适在城中,曾受礼遇,尊为"三老五更"。后辗转至清江,馆于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署,不久去世。章太炎有《书梅伯言事》考证此事,指出吴敏树为伯言诔辞,已"以名高"为嘲,以"卒于颠倒"为诟。
  梅曾亮少喜骈文,与同邑管同交好,转攻古文。姚鼐主讲钟山书院,二人俱出其门。管同早卒,曾亮居京师20余年,承姚鼐余势,文名颇盛,治古文者多从之问义法,有继主文坛之势。
  梅曾亮生当封建制度解体之际,主张"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时"(《答朱丹木书》),曾写出《与陆立夫书》、《上某公书》等关心鸦片战争的佳作,与经世派遥相呼应。但他以官僚镇压"悍民"与"督粮"方法不同为喻,说明"因时"是要桐城派更切实地维护封建统治,跟曾国藩后来提倡的"与世变相因"完全一致。早在嘉庆十八年(1813),一般以为"天下方盛,乱?宋凑?",梅曾亮便已作《民论》数百言,"穷极奸民之害,左道乱政之烈,而以汉之黄巾米贼为喻"。此后,他又写了一些家传、墓志铭,表彰镇压白莲教、天理教农民起义者的罪行。他也有些比较客观的"因时"之作,如《记棚民事》,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但表示束手无策,只好"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梅曾亮曾批评骈体文矫揉造作,"如俳优登场,非丝竹金鼓佐之,则手足无措。其周旋揖让,非无可观,然以之酬接,则非人情也。"(《复陈伯游书》)又曾引述管同语:"人有哀乐者面也。今以玉冠之,虽美,失其面矣。此骈体之失也。"(《管异之文集书后》)但他对于散文的见解,基本上未脱桐城派窠臼,只是能吸收非桐城派的一些长处。他赞扬陈用光"为古文学,得于桐城姚姬传先生;扶植理道,宽博朴雅,不为刻深毛挚之状,而守纯气专,主柔而不可屈;不为熊熊之光,绚烂之色,而静虚澹淡,若近而若远,若可执而不停"(《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实际上也是梅曾亮自己散文创作的指导思想。虽然他还认为"性情异,文章亦异",但也只是桐城派内部的大同小异。因此,他的散文在艺术上往往选声练色,姿韵安雅,笔力微弱,与其盛名不能相符。
  梅曾亮"少好吟弄,长多坎坷"(《柏枧山房诗集自序》),作文之余,常以悲欢为诗。原本唐音,兼有众体。但"自箴其失",有八蔽之多。虽为严于律己,亦终身不以诗名。其《杂五首》和《移家诗》,章太炎曾细加分析,认为就是梅曾亮身在太平天国时的自解之辞。
  著有《柏枧山房集》31卷。

为您推荐

毛依罕(1906~1978)

毛依罕(1906~1978) : 现代蒙古族民间歌手、民间诗人。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幼年家境贫寒,寄养在伯父家中。伯母陶琳布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民间歌手,从她那里毛依罕受到了蒙古族民间文学的熏陶。16岁时,跟随伯母..

蒙古族文学

蒙古族文学 : 蒙古族约341万人(1982),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东北三省、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宁夏、云南和其他省区也有少数聚居和散居。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用蒙文和汉文。   历史的发..

毛南族文学

毛南族文学 : 毛南族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少数散居河池、南丹等县,有38000余人(1982)。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无文字。多通汉语和壮语,通用汉文。   毛南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有民歌、神话、传说、故..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

梅尧臣(1002~1060)

梅尧臣(1002~1060) : 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他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父梅让务农,叔梅询进士及第,历官至翰林侍读学士..

毛衣女故事

毛衣女故事 : 民间故事的一种类型。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也叫天鹅姑娘、羽衣仙女、仙鹤女等。   中国毛衣女故事的最早记录,见于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故事梗概是:豫章新喻县有个青年,看见田里有六、七..

《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 : 蒙古族史传文学作品。旧译《元朝秘史》。成书于1240年,原文不传,作者佚名。传世的汉文音译本系明代火原洁、马沙懿黑二人翻译。后来收入《永乐大典》十二先元字韵之中,得以保存流传。自明清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