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瑒 :
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氏自东汉以来,七世通显,应瑒祖应奉、伯父应劭、弟应璩。应瑒有文名于世。早年流寓南北,建安初入曹操幕,为丞相掾。后为曹丕五官中郎将文学,参与以曹丕、曹植为中心的邺下文学活动,与王粲等人被称为“建安七子”。建安二十二年(217)冬遇瘟疫卒。
应瑒于建安七子中成就略显不足,钟嵘《诗品》列于下品,不加评论。但曹丕《与吴质书》说他“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亦说他“学优以得文”,实以才学著称。邺下文人宴集,应瑒与其诸子均有诗作。今存诗有《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载《文选》中。诗以孤雁自喻,别具一格。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列有应瑒,称:“汝颍之士,流离世故,颇有飘薄之叹。”应瑒于文亦有评论,刘勰《文心雕龙·序志》曾提到“应瑒文论”,又批评说:“应论华而疏略”,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认为指的是《文质论》,今存《艺文类聚》卷二十二。文章当为反对阮瑀《文质论》的重质抑文而作,应瑒认为,文质各有所用,而文之作用大矣。其说“言辨国典,辞定皇居,然后知质者之不足,文者之有余”,确可与曹丕《典论·论文》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相参看。
《建安七子集》(2005,中华书局)
《魏志·王粲传》载应瑒文、赋数10篇,《隋书·经籍志》称应瑒于梁时有《集》5卷,《录》1卷,唐初已佚。今存诗6首,文10余篇,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今人俞绍初《建安七子集》又稍有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