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墨子》 : 墨翟及其后学的言论、著作集。墨翟(约公元前468~前376),战国初鲁人,也有说是宋人或楚人。据说他最初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觉得儒家的礼过于烦扰,厚葬浪费财物,使百姓贫困,而长时间的服丧也有伤身体,妨碍生计。所以撇弃儒学,并进而创立了墨家学说,与其弟子身体力行。


  《墨子》为墨家经典著作。据《汉书·艺文志》所记,共71篇,今存53篇(另 8篇仅存篇目)。其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体现了墨子的基本主张。每篇又分上中下,内容一致而详略有异。可能是他的弟子记录的不同本子。其他篇目,除《经》上、下是墨子自作外,都成于弟子之手。毕沅、孙星衍则以为《亲士》、《修身》篇也是墨子自著。
  《墨子》散文虽保留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作者还确立了"三表"作为立论说理的准则。所谓"三表",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非命上》)。这表明作者已自觉运用逻辑理论进行论证。又常用设问、设难之法,使论述得以深入;还多用比喻,以求文意通晓。《公输》一篇,属于记事散文,记述了墨子阻止楚攻宋的事迹,情节首尾完整,曲折生动,写楚王骄横愚蠢,公输般狡黠,墨子正气凛然、大胆机智,性格颇为鲜明。
  《墨子》文字虽比较质朴,但保存了不少古字,讹夺错乱又多,不便阅读。清代毕沅为之校注,其后孙诒让吸取各家研究成果,撰《墨子閒诂》,是比较详备的注本。

为您推荐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 : 抗日战争时期关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讨论的中心是探索新文学如何与本民族的特点、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大众化讨论的继续与发展。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题为《论新..

明代文学理论批评

明代文学理论批评 :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新旧势力斗争加剧的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市民阶层壮大,叛逆思想抬头,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与此相适应,文学理论上出现了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和戏曲、小说理论的繁荣..

民间小戏

民间小戏 : 群众创作和表演的小型戏曲。中国民间小戏剧种繁多,遍及南北,语言唱调各有不同,充满乡土气息。它与民间风俗、社会风貌、民间文学传统有着密切关系,多方面反映了民间的世态人情和生活状况。   中国..

莫友芝(1811~1871)

《民族文学研究》

《民族文学研究》 : 少数民族文学学术理论刊物。季刊。1983年10月正式创刊,到1985年底共出9期。刘魁立首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哈焕章(锡伯族),副主编娜仁戈娃(蒙古族)。   《民族文学研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 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明代文学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从明初到正德年间是明代文学的前期,从嘉靖年间到明亡是明代文学的后期。这两个阶段的文学..

民间文艺学

民间文艺学 : 研究人民群众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文学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理论的探索和阐明,或对它理论的历史进行清理和论述。中国民间口头文学十分丰富,论述它的收集、整理工作也是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