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说

    发愤说 : 中国古代关于优秀作品产生原因的一种说法。亦称孤愤说。屈原《惜诵》有"发愤以抒情";《淮南子·训齐俗》也有"愤于中而形于外"。司马迁继承了这些说法,并根据自己的切身遭遇,提出了发愤说。司马迁认为,历史上的优秀作品,都是由于作者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到重大不幸,"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发愤之所为作"(《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少卿书》)。这一观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东汉桓谭所说"贾谊不左迁失志,则文彩不发";唐代韩愈所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宋代欧阳修所说,诗穷而后工;陈师道所说,"惟其穷愈甚,故其诗愈多";一直到清代王国维所说"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言易巧",都是这一观点的引申和发挥。宋、元以后,小说创作日趋繁荣,很多人又认为优秀小说也都是发愤之作。如李贽说《水浒传》的作者"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发愤之所作";金圣叹说《水浒传》作者"发愤作书"、"怒毒著书",是"天下无道"所激起的"庶人之议";陈忱说他的《水浒后传》是“泄愤之书”;张竹坡说《金瓶梅》作者“乃一腔愤懑而作此书”;蒲松龄说他的《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等等。可见,在封建社会中,发愤著书确实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发愤说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概括。所谓"发愤",虽然是与作家个人的不幸遭遇直接联系的,但实际上却是对于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一种义愤和批判。这就使得发愤说有了更明确、更深广的社会内容。

为您推荐

范仲淹(989~1052)

范仲淹(989~1052) :   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登进士第。仁宗庆历元年(1041)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

多耶

多耶 : 侗族民歌形式之一。"多耶",侗语音译,"多"为含有"唱"、"舞"等意义的多义词。"耶"为侗族民歌中集体边唱边舞的品种,"多耶"即"唱耶歌"。又称"踩歌堂"。   "多耶"是"月也"(即寨与寨之间集体访问作客)的主..

《飞烟传》

《飞烟传》 : 唐代传奇。皇甫枚所撰《三水小牍》中的一篇。写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之妾步飞烟(一作"非烟",为邻居青年书生赵象所恋。赵象买通武公业家的门房,通过门房之妻以诗寄之。飞烟原为家妓,能歌唱奏乐,素憎..

《杜阳杂编》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 : 见司空图。 ..

范云(451~503)

范云(451~503) : 南朝齐、梁间诗人。字彦龙。祖籍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人。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 (492),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迁零陵内史,又为始..

《敦煌曲子词集》

《敦煌曲子词集》 : 在敦煌发现的民间词曲总集。王重民校辑。王重民(1903~1975),字有三,原名鉴,河北高阳人。1924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研究中国古典文献,整理文史资料。毕业后长期在北京图书馆工作。1934年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