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文学

    佤族文学 : 佤族有29万余人(1982),居住在云南省西盟、沧源等县。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1957年创制了新文字。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寓言、童话、谜语、谚语等,都以口头传承得以保存。在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起源的众多创世神话中,《西岗里》影响较大。《西岗里》有两种解释,西盟一带的佤族释"西岗"为石洞,"里"佤语为"出来",即人类是从石洞里走出来的;沧源、澜沧一带佤族释"西岗"为葫芦,认为人类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西岗里》神话叙述了利吉神和路安神造天地、日月、万物、人类的过程,也叙述了谷种、房屋和火的起源以及剽牛、砍人头祭神灵的古老习俗。《西岗里》不仅是开辟神话,而且具有佤族文化史研究的价值。
  佤族也有叙事长诗,如《岩惹惹木》,但不多见。《岩惹惹木》运用佤族传统诗歌的排比与对衬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一些比喻十分生动形象。
  民歌中,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十分丰富。
  佤族文学中动植物故事独具特色,多有教育意义。例如:《荞麦秆为什么是红的》、《一只好胜的虎》、《尖嘴老鼠和啄木鸟》等,不仅情节动人,而且寓意深刻。这些短小精悍的故事通过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生长或活动规律,采用拟人化手法,抨击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不劳而获、损人利己、狂妄自大等思想行为,赞美勤劳勇敢、大公无私、谦虚谨慎等高尚品德,深为佤族人民所喜爱。
  近代佤族文学有不少表现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故事。例如:《偷渡滚弄江》、《炉房银厂的斗争》、《愚蠢的英国兵》等。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与事件大都是真人真事,这种新故事反映了佤族人民反对侵略,捍卫祖国边疆的英勇斗争精神。

为您推荐

汪莘(1155~1227)

汪莘(1155~1227) : 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隐居黄山。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

晚唐诗派

晚唐诗派 : 标榜学晚唐诗的近代诗派。领袖人物为樊增祥、易顺鼎。他们着重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从韩偓"香奁体"入手,好作艳体诗,追求对仗工巧,隶事精切,词采富艳,诗风典赡华靡,工整绵丽。樊增祥自..

土族文学

土族文学 : 土族约15万人(1982),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簇自治县,以及甘肃天祝、永登等县。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用汉文。1979年制定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

汪琬(1624~1691)

《晚晴簃诗汇》

《晚晴簃诗汇》 : 清诗总集。编者近代徐世昌(1855~1939),字菊人,号弢斋,天津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在清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入民国,依附袁世凯等北洋军阀,曾在1914年任袁世凯临时政府国务卿,1918年由段祺瑞..

土家族文学

土家族文学 : 土家族约283万人(1982),主要居住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通用汉文。其文学源远流长,属巴蜀文化系统。《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王伐纣,"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汪端(1793~1839)

汪端(1793~1839) :   清代女诗人。字允庄,一字小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书香之家,7岁能诗。未及成年而父母先后去世,受抚于姨母梁楚生。18岁与陈文述之子陈裴之结婚。陈裴之亦有文才,夫妇拈韵分笺,互为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