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1904~1992)

    艾芜(1904~1992) :   现代小说家。原名汤道耕,曾用笔名刘明、吴岩、汤爱吾、魏良、乔城等。四川新繁县人,1904年 6月20日生。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艾芜在"五四"精神感召下,由于不满守旧的学校教育,反抗封建包办婚姻,1925年秋中断了在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习,离家出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此后有5、6年的时间,他到过云南边疆、缅甸、新加坡,生活在下层人民中间,过着贫困的流浪生活。1925年他已经在昆明的《云波》半月刊上发表过新诗《流星》等。在国外期间,又给华侨的《仰光日报》副刊投稿;还做过小学教师、报馆校对和副刊编辑。1930年冬,因为同情缅甸的农民暴动,被英国殖民当局逮捕,次年春被驱逐回国。
  回国后不久,艾芜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在左联的机关杂志《文学月报》上发表短篇小说。在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下,他发表了大量以早年的流浪生活为背景的作品,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193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其中的作品或反映缅甸和中缅边境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殖民地人民的苦难和自发斗争,或反映中国东北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在接着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南行记》(1935)中,奇异的边疆风土人情和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明丽的风景和阴郁的人生,爱和憎,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对照,对黑暗现实作了有力的抨击,然而有时对现实生活里的尖锐矛盾和斗争缺乏深刻的表现。这一时期他还写有中篇《芭蕉谷》(1937)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艰苦的条件下,艾芜除陆续创作短篇小说外,还写了多部中篇和长篇小说,作品主要以普通农民、城市苦力、小知识分子的生活为题材,表现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悲惨遭遇、反抗和追求。抗战前期创作的短篇小说《秋收》和《纺车复活的时候》,反映国民党统治区的军民关系和农村面貌的变化,在当时颇有影响。1942年前后,艾芜创作上有比较明显的变化,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1946)、《故乡》(1947)、《山野》(1948),中篇《乡愁》(1948)、《一个女人的悲剧》(1949),以及短篇小说《石青嫂子》等作品,仍大都以国民党统治区的农村生活为题材,较之30年代和抗战前期的小说,这时期的作品视野更开阔,反映生活的面更广,艺术表现手法也有提高。民族解放战争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面貌在这些小说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尤其是长篇小说《山野》,围绕着一个小山村的生活和人物关系,展现了抗战中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对农村的阶级关系有比较深刻的描绘。《石青嫂子》描写一个劳动妇女倔强的生活意志和艰辛的生活道路,作品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朴素洗练,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在农村的罪恶统治,反映了黎明前的浓重黑暗。
  艾芜解放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社会下层的生活。这构成了他创作的一个特色。这样的创作思想,和他早年的流浪生活有密切关系。他曾经和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一道受剥削,遭侮辱,因此对于他们,他不是平平静静着手描写,而是尽量抒发自己的爱和恨,痛苦和悲愤;对抬滑竿的、赶马的、偷马贼、私烟贩子、城市苦力、穷苦农民、普通兵士和小知识分子等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表示了充分的同情和愤慨。他不仅写出了生活重压所带给他们的精神创伤和生活恶习,还发掘出了他们心灵深处的美好品德:善良、纯朴、正义感、同情心和自发的反抗;从而使人们从丑恶的黑暗现实中,看见了光明和希望。
  艾芜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带进现代文学创作中来的作家之一,对于开拓新文学创作的领域作出了贡献。传奇性的故事,绮丽的地方色彩,带有神秘气氛的边疆生活和人物,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浪漫情调。这是他创作上的又一个特色。艾芜有较强的艺术概括能力与处理题材的魄力,善于把一个平淡的故事写得娓娓动听,以色彩明丽的景物和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活动,使形象逼真感人。他笔下的边疆生活和人物,丰富多采,各具特色;作品的笔调清新明快,朴实自然,富有抒情味。抗战爆发以后的创作,谨严沉郁的现实主义手法,逐渐取代原先的抒情浪漫的艺术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芜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和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曾经先后到鞍钢、大庆和小凉山等地体验生活。创作了一批反映新的社会现实的作品。长篇小说《百炼成钢》(1958),是新中国最早的取材于现代大工业的作品之一,塑造了新一代工人阶级的崇高形象,标志着作家创作道路上的新发展。短篇小说《新的家》和《归家》等一批描写工业战线和工人阶级生活的作品,赞美了工人群众忘我的劳动精神和新的集体主义的光辉思想。以内容新颖,表现手法别致而令人赞赏。《南行记续篇》(1964)记述了作家20年后重返云南边境的见闻。
  1976年后,艾芜在中断了近10年的创作生活以后,重新执笔完成长篇小说《春天的雾》;他重返鞍钢、大庆,第三次来到云南边境地区并几度出国访问,写了一批反映新生活的作品。
  艾芜已出版的作品集共40余种。除前面提到的以外,还有短篇小说集《夜景》(1936)、《秋收》(1942)、《童年的故事》(1945)、《我的旅伴》(1946)、《夜归》(1958),中篇小说《我的青年时代》(1948),散文集《漂泊杂记》(1935)、《缅甸小景》(1943)、《欧行记》(1959),理论著作《文学手册》,论文集《浪花集》(1959)等。

为您推荐

班固(32~92)

班固(32~92) : 东汉辞赋家、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年少时,就能属文,16岁入洛阳太学。又性情宽和谦让,因此深为当时儒者所钦重。其父班彪是当时著名学者,曾作《史记后传》65篇,补写《史记》以后西汉..

阿鲁孜诗律

阿鲁孜诗律 : 维吾尔族诗歌格律之一。最早建立这一诗律系统的是8世纪的阿拉伯学者哈里勒·伊宾·艾合买德,他以家乡古名"阿鲁孜"命名这一诗律。哈里勒归纳的阿鲁孜诗律调式共16种,各有不同的名称。后来,波斯诗..

鲍令晖

鲍令晖 : 南朝宋女诗人。生卒年不详。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人。鲍照之妹。钟嵘《诗品》说她是南齐人,但从鲍照的《请假启》中讲到仅有的一个妹妹死去等语看来,她似乎在宋孝武帝时就已去世。   据钟嵘《诗品》..

白居易(772~846)

艾青(1910~1996)

艾青(1910~1996) :   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曾用笔名有莪加、克阿、纳雍、林壁等。   生平事略  艾青1910年 3月27日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其父蒋景鋆,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堂,是个有文化的,既封建..

班彪(3~54)

班彪(3~54) :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汉书》作者班固的父亲。家世儒学,造诣颇深。西汉末年,群雄并起,隗嚣在天水拥兵割据,他避难相随,后至河西,为大将军窦融"画策事汉"。经窦融推荐,被..

《阿勒帕米斯》

《阿勒帕米斯》 : 哈萨克族英雄史诗。流传于广阔的哈萨克族地区。在中亚操突厥语的其他民族中也多有传唱者。史诗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富翁巴依布热向真主祈求子嗣,他妻子阿娜勒克怀孕以及阿勒帕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