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1852~1937)

    陈三立(1852~1937) : 近代诗人。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二十一年(1895),上海开强学会,曾列名。此年,其父陈宝箴为湖南巡抚,创办新政,提倡新学,支持变法运动。黄遵宪、梁启超等相继来长沙协助。陈三立佐其父,多所筹划。当时与谭嗣同齐名,有"两公子"之称。政变后,以"招引奸邪"罪,父子同被革职,永不叙用。他侍父退居江西南昌山即西山,筑崝庐。二十六年(1900),父忧愤病死。此后,他常往返南京寓庐与西山间,亦漫游江南近地。清亡后,以遗老自居,与沈曾植辈相唱和。他好奖掖后进,诗弟子胡朝梁,号称传其衣钵。
  陈三立为"同光体"诗人的首领。陈衍区分近代诗艺术风格为二派,列三立于"生涩奥衍"一派之内。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则奉为一百零八将的都头领。陈衍说他"为诗不肯作一习见语,于当代能诗巨公,尝云某也纱帽气,某也馆阁气,盖其恶俗恶熟者至矣。少时学昌黎学山谷,后则直逼薛浪语(季宣)。并与其乡高伯足(心夔)极相似。然其佳处,可以泣鬼神,诉真宰者,未尝不在文从字顺中也"(《近代诗钞》),大致说明了陈诗的特点。他的写诗观点,见于他《漫题豫章四贤象搨本·陶渊明》诗:"此士不在世,饮酒竟谁省?想见咏荆轲,了了漉巾影。"又《黄山谷》:"鑱刻造化手,初不用意为。"《为濮青士观察丈题山谷老人尺牍卷子》:"我诵涪翁诗,奥莹出妩媚,冥搜贯万象,往往天机备。世儒苦涩硬,了未省初意,粗迹挦毛皮,后生渺津逮。"前一首表明了他的诗对世事的深切关怀,后二首表明了他关于黄庭坚诗人巧天工相一致的见解,也是江西诗派的诗学理论的核心。他早年所为诗,颇有陶渊明《咏荆轲》的气概,如《饮冰室诗话》所录的《赠黄公度》七律。但后来编集时已自删去。集中存诗,都是八国联军入侵后所作。有些作品表现了从新潮流退出以后,仍然压抑不下的风云之气,愤激郁勃之情。"百忧千哀在家国,激荡骚雅思荒淫"(《上元夜次申招坐小艇泛秦淮观游》),即是他的自白。如《书感》、《孟乐大令出示纪愤旧句和答二首》、《人日》、《次韵和义门感近闻》、《十月十四日夜饮秦淮酒楼》、《江行杂感五首》之三之四等诗,是对庚子国难忧愤心情的抒发;《园馆夜集闻俄罗斯日本战事甚亟感赋用前韵》、《小除后二日闻俄日海战已成作》、《短歌寄杨叔玖时杨为江西巡抚令入红十字会观日俄战局》,是关于日俄在中国国土上进行战争的愤怒的控诉,后一首更称奇作;而《留别墅遣怀》则是反映了北洋军阀军队攻入南京后人民遭?甑南质怠F渌?"露筋祠畔千帆尽,税到江头鸥鹭无"(《寄调伯弢高邮榷舍》)、"更堪玉笛关山上,照尽飘零处处鸿"(《十六夜水轩看月》)等关心人民苦难的诗句,在集中也常接触到。至于涉及怀人悼友、旅途游览等题材的作品,如《挽周伯晋编修》、《晓抵九江作》、《哭季廉》、《病起玩月园亭感赋》、《遣怀》、《伤邹沅》等,反映了旧时知识分子的坎坷不幸遭遇和作者沉郁苍凉的情怀。《读侯官严复氏所译英儒穆勒群己权限论偶题》、《读侯官严复氏所译社会通诠聊书其后》,表现了作者对新学理的接受水平;《感春五首》论学谈政;《除夕被酒奋笔写所感》揭露清王朝"限权立宪"的欺骗性;这都是陈三立不同于保守的封建士大夫之处。
  陈诗的艺术风格,表现在取境奇奥,造句瘦硬,炼字精妙,律句如"九霄飞影能摇夜,万窍寒声已怒空"(《雪夜感述》)、"瓦鳞新雪生春艳,旗角寒云卷雁高"(《雪中携叔澥由甫次申饮酒楼》)之类,绝句如《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被诗评家赞誉为"奇语突兀,二十字抵人千百"(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者,为数较多,常为学陈三立一派诗者所摹仿。清亡以后所作,思想上留恋清王朝,最后甚至有污蔑工农革命的诗句,艺术上始终一副面目,毫无变化。
  陈诗不仅为"同光体"一派所推崇,诗界革命的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也表示十分倾倒。说"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金天翮以为是"狷介之才,自成馨逸"(《答樊山老人论诗书》)。林庚白也以为"虽囿于古人之藩篱,犹能屹然自成其一家之诗"(《今诗选自序》),但又指出它"方面太狭"(《丽白楼诗话》上编),"非学子所宜取径"(《角声集自序》)。陈三立也擅长古文,能继承桐城派传统。李希圣称其文在陈寿、范晔之间。
  著有《散原精舍诗集》上、下卷,《续集》上、中、下3卷,《别集》1卷,有商务印书馆本。《散原精舍文集》17卷,有1949年上海中华书局本,流传较少。

为您推荐

常州词派

常州词派 : 清代嘉庆以后的重要词派。康熙、乾隆时期,词坛主要为浙派所左右。浙派标举南宋,推崇姜(夔)、张(炎),一味追求清空醇雅,词的内容渐趋空虚、狭窄。到了嘉庆初年,浙派的词人更是专在声律格调上着力,流弊..

《朝野佥载》

《朝野佥载》 : 唐代笔记小说集。撰者唐代张。(658?~730?),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此书记载朝野佚闻,尤多武后朝事。书中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酷吏的残暴揭露较多,也记述了不少神鬼怪异之事和..

陈沆(1785~1825)

陈沆(1785~1825) : 近代诗人。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浠水)人。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初年曾充广东乡试正考官、礼部会试同考..

《陈毅诗选》

陈人杰(1218~1243)

陈人杰(1218~1243) : 南宋词人。又名经国,号龟峰。长乐(今属福建)人,一说三山(今福州)人。少年寓居临安,理宗嘉熙元年(1237)曾到建康参加江南东路漕试,未中。后浪游两淮、荆湘、吴等地,最后又回到临安。南宋陈容公《..

常景(?~550)

常景(?~550) : 北朝魏文学家。字永昌。河内(今属河南省北部)人。仕北魏,东魏初,官至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加仪同三司。为人"清俭自守,不营产业","耽好经史,爱玩文词"(《魏书·常景传》)。他是北魏后期"以文义见宗"(《..

朝鲜族文学

朝鲜族文学 : 朝鲜族人口176万人(1982),主要聚居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东北三省。   朝鲜族文学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民间文学有民谣、神话、传说、民谭(故事)、民间剧、"板说理"等多种形式。朝鲜族民谣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