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荒要略 : 一、《会典》内开勘灾定例:督抚遴选廉明道府厅官履勘,不得徒委州县。事竣出具并无捏冒情弊印结并司道加结,督抚保题。
一、雍正六年定例:报灾州县,无论该管邻近知府、同知、通判,急选练达之员,会同州县履放踏勘,申详司道,再委该管道员巡历弹压,稽查察访。倘有捏冒等弊,即分别详究。事竣取具履勘各官印结,道员加结咨部。如有虚冒,发觉之日,一律议处。
一、凡有省水旱虫蝗之灾,士民呈报既齐,亲往踏勘。如果焦枯湮没田禾受伤者,有不可不报之势,先将被灾情形详报上司,例委正印或同知通判踏勘。即造灾荒册,并取具里民甘结,加具印结。其册内开造被灾分数、田地若干亩,同结送原委踏勘官加结申送,候督抚定夺。
一、定例夏月被灾,秋禾种植,将来可望收成者,统俟秋获之时,确勘分数办理。其间或有得雨稍迟,种植较晚,必须接济者,应令着〔酌〕借籽种或借口粮,秋后免息还仓,或奏请缓征。
一、地方被旱,如网户庄头另案入官存退余绝回赎公产香灯,工部苇草广恩库河淤各地,及一切旗民地亩,均应分项造具顷亩分数册结呈送。
一、灾重各属系八九十分者,于八月内急赈。其已经急赈之赤贫,止准于十月摘赈一月口粮。至六七分灾之赤贫,仍照向例,于九十两月摘赈。其并无急赈之区,自六分至十分,一体摘赈两月。至三月加赈,仍奏奉谕旨,系照向例,自六分至十分,无论极次,一体赈恤。乾隆三十六年例。
一、五分灾民有归入六分极贫通融赈恤之项,不得报部。乾隆五十四静海被水,其运河两岸村庄本止成灾五分,因次年系翠华巡幸经由之所,若不一律给赈,恐民情不能安贴,致滋事端,禀明作六分灾办赈在案。
一、深山穷谷之中,龙与雉交,遗精于地,入土成蛟,遇雨坟起,即为水患。凡有蛟之处,草木不生,霜雪不积,于冬春之时掘土尺余即得。
一、蝻子交官一升,近有易给仓谷一升云。通饬须在酌看情形办理。
一、嗣后凡有被蝗,毋庸根查起蝗处所,只须查明现在有蝗扑捕不力者,即行揭参。乾隆三十五年上谕。
一、捕蝗之价多不准销。
一、捕捉蝗蝻,凡民人佃种旗地之户,令理事同知饬各庄头一体拨夫应用,地方官酌给饭钱。如旗佃依旧玩违,将理事同知参处,庄头亦交该管衙门治罪。乾隆三十五年户部定例。又奉上谕:内务府所属六粮庄头,亦应一体派拨。
一、捕蝗不力之地方官,并就现有飞蝗之处,予以处分,毋庸查究来踪。乾隆三十六年上谕。
一、收成六分者,本年先还一半,次年麦熟后征还一半。如收成七分者,虽非丰稔,亦不甚歉,应令本年秋后征还。
一、被水冲去瓦房,每间准给银二两;草房每间准给银一两。如仅冲塌房屋,物料犹存,瓦房每间准给银一两,土房给银五钱,草房六钱。冲没人口,捞获尸首者,每名口给银一两五钱;未获尸首者,每名口给银六钱,先行动项散给。
一、乾隆五年办过成案,易州冲坍,各商买卖铺房动无碍闲款,酌借建盖,限一年免息追还。
一、户部则例:直隶水冲民房,全冲者,瓦房每间一两六钱,土草房每间八钱。尚有木料者,瓦房每间一两,土草房五钱。稍有坍塌者,瓦房每间六钱,土草房每间三钱。如瓦草房全应移建者,每间加地基银五钱,每户均不得过三间之数。又淹毙人口埋葬银,大口二两,小口一两。
一、州县钱粮遇停征、缓征及分年带征之时,其佐杂微员应将俸银及胥役应领工食银两,若有垫发及未给者,准于司库存公银内如数借给,仍将应征民欠,依限催收,解还司库。倘有玩法侵隐等弊,即行严参。乾隆五年上谕。
一、内务府所属会计司等处庄园人等,又会计司以及热河、锦州、盛京等处所属庄头,又都虞司、掌仪司、营造司管理三旗银两庄头处,掌关防管理内管领事务处所属牲丁、瓜果菜园头、煤炭炸军投充庄头人等,承种官地,如遇旱涝灾歉,其成灾分数,请与民地一体办理。一分至四分不准报灾,五分以上者方准呈报。除照民地按依成数免其差务外,其得给大小口粮之处,概行停止。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奉文,内务府奏咨。
一、乾隆五十七年正月十一日,直藩张接蒙督宪梁批,本司呈详宣化府属州县乾隆五十二、四、五等年被灾,应蠲正印官俸,既奉部驳不准支食,嗣后如遇被灾之年,应扣俸银统归奏销册内造报缘由,蒙批:仰候核咨。
一、定例:各州县凡庄园人等官地内遇旱涝偏灾,应照例在七八月内即将被灾地段顷亩数目呈报内务府存案,一面呈报地方官查明,出具印甘册结。到日详加查对,照例办理。倘庄园人等任意逾限,该年以内并不呈报,迟至次年正二月始行呈报者,杖八十,鞭责发落,方准报灾;迟至三四月始行呈报者,杖八十,鞭责发落,仍加枷号两个月,方准报灾;甚至五月间始行呈报者,不惟不准呈报灾歉,仍鞭责八十,加枷号一个月,令其交纳满差。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准户部咨。
一、嗣后庄头投充等差地遇有被灾,该庄头等于被灾时即时报明坐落州县,该州县即往勘确实,照例造具册结,详请咨部转行本府办理,总不得过次年二月之限。此因霸州造送庄头关廷佩投充周士勋等五十五年被灾地亩册结,于五十六年四月内始行申部,转送已在题镌之后,经内务府将册结驳回,毋庸办理,并咨户部转行知照,嗣后云云。乾隆五十七年六月直督梁准咨。
一、嗣后除云、贵、闽、粤向不闻有报蝗,其余各省凡有沮汝卑湿之区,即防蝻子化生。各该督抚务饬所属每年于二三月间实力搜查,据实禀报,各该督抚等具奏一次。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内上谕。
一、民地成熟乡村并四分以下不成灾,本年钱粮统缓至次年秋后征收。成灾村庄旧欠钱粮,俟次年麦熟后征收;其成熟村庄旧欠,照常征收。
一、直属五十七年入春以后,雨泽稀少,天时亢旱,以致二麦失收,大田无望。各属均止将旱象已成缘由报明,或酌借口粮,或平粜煮赈,暂安民心。俟秋后察看灾象已成,始行查办,汇入秋灾题报。此系遵例办理。盖旱灾由渐而成,若夏间□出查办,则距大赈之期甚远,转恐民心皇皇,难以安辑,须酌夺办理。
一、乾隆五十八年,藩司议详查得盐山县地方上年秋禾被旱成灾,乏食穷民仰蒙皇仁宪德,照例赈恤。惟是赈期例有定制,本地灾黎及外来流寓□□待哺,荷蒙宪台轸念民生,饬令倡劝捐施,开厂煮赈,□逃灾黎共庆生全。起僵骨于冰天,无异阳春之布;转鸠形于沟壑,何殊化日之舒。□据天津府知府李程莲仰奉宪德,首先捐银一百两,前署知县徐□劬捐制银〔钱〕五十千,现署知县沈清捐银一百两,并绅衿张德荣等及当商富户,共捐谷六千一百三十八石,碾米三千三百七十五石九斗。自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十五日开厂起,至五十八年二月底止,共用过米三千五百四十八石,采买柴薪及置备锅灶等项共用过银五百八十两。前据该县详请议叙,当经本司以该绅士张德荣等所捐谷石,果否属实,有无以少报多情事,批令天津府逐一查明,声叙例案,加结详送核办。嗣蒙宪台批司查议,复经檄饬遵照在案。今据盐山县知县沈清将张德荣所捐谷石查明,委系实在数目,并无以少报多情事,另造册结履历,由天津府核明加结,送转前来。本司后查《赈纪》内开:本地绅士商民殷实之家,值此灾旱,有谊笃桑梓、情殷任恤者,或设厂煮赈,或制给棉衣,情愿助赈者,报明地方官,听其自行经理。事竣按其所用银米核实具详,少则酌量奖优,多则题请议叙。又定例:绅衿富户捐谷助赈,应予议叙,仿照社仓捐输,仍照雍正二年定例,分别奖励。捐至十石以上者,州县官给以花红;三十石以上者,州县官给匾;五十石以上者,详报知府给匾;一百石以上者,详报布政司给以匾额;一百五十石以上者,督抚给以匾额;二百石以上者,给以九品顶带;三百石以上者,给以八品顶带;至四百石者,给以七品顶带;如捐至千石以上及系有职之员,应请奏闻,分别职衔大小,酌量议叙各等因。今盐山县绅士张德荣等捐输谷石既据该县查明,俱系实在数目,并无以少报多,另造册结履历,由府核明加结送转,似无捏饰不实情事,似应俯如所请,准其照例分别奖叙,以示鼓励。除将捐谷十石以上之张梦林等饬令该县给以花红,鼓乐迎送,三十石以上之马世臣照例给匾,五、六、七、八十石之监生赵江、李元植等,饬令天津府给以匾额,其捐至一百石之赵廷琳、赵风仪、郭廷干、李宏中等,应请本司给以匾额。至捐谷二百石暨三百石之李钧,童生王振功、赵义和,监生杨椿,以至捐谷千石以上之张德荣等,应请同各属捐输谷石应行议叙之绅士人等一并查明,另行汇案,呈请奏咨,分别酌予议叙,给以顶带外,是否允协,拟合同送到册结履历,具文呈请宪台察核批示,以便转饬遵照。再查天津府知府李程莲、前任盐山县知县徐□劬、现任知县沈清首先倡捐设立粥厂,以惠穷黎,且劝谕有方,使绅士乐于输捐,实堪嘉尚。可否仰邀宪恩一并奏请议叙之处,并请批示饬遵。后蒙督宪批:天津府倡捐之处,系地方官应办之事,并未奏请议叙。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