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四条屏 清 刘墉

    行书四条屏 清 刘墉 :

(清) 刘墉 《行书四条屏》


清代初年,由于统治者的爱好,书法成为风靡一时的艺术。尤其是董其昌和赵孟��,更是备受青睐。使明代已经形成的“馆阁体”书法最后终于形成了“乌、光、方” 的特色。刘墉也未能跳出这种风习,但是,他却敢于改造,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字,圆滚滚胖乎乎的,但又不肥痴,不软弱,而是外柔内劲。结体没有一点火气,但却精巧飘逸,很有个性。可以说,清初继承传统而又有所变化的帖学大家,非刘墉莫属。
《行书四条屏》,包括《临古法帖》 《李白词二首》 《王安石绝句》和《临颜真卿蔡明远帖》。展开书卷,首先给你的是一种整体的美感。喜欢书法的人都知道,写好一个字容易,写好一篇字难。《四条屏》每一篇中的字画大小都差不多,但是由于笔画的粗细搭配错落有致,而且行气贯通,所以毫无王羲之所批评的“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 的毛病。这一点,就和赵、董笔画粗细基本相同大不一样。
刘墉用笔非常精审,看似圆圆滚滚,其实筋力内敛,如绵里裹针,有一点像苏轼。但是,他比苏轼要内敛含蓄得多。
他的结体,方而略趋于扁,受颜字的影响很大。他学颜,取其外拓,取其开展,取其易方为圆,但绝不是颜字的翻版。他的结体,与清代后期另一学颜字的名家何绍基倒很有一点相似。
《行书四条屏》中有两幅是临摹作品,但是完全化入了他自己的书法风格之中。如果对照颜真卿的《蔡明远帖》,不难看出刘墉的临本与原作差别很大,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墉的学习古人,是师其意而不师其迹的。
刘墉的书法,到底没有脱出帖学的范畴,身为宰辅,他的书法不可避免地带有士大夫的典雅,缺少了一点痛快淋漓的自我表现精神。
《行书四条屏》,行书,清刘墉书。墨本。纵126厘米,横28厘米。现藏安江西源县博物馆。

为您推荐

杜甫秋兴八首 明 祝允明

杜甫秋兴八首 明 祝允明 : (明) 祝允明 《杜甫秋兴八首》 杜甫的《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流寓东川,客居夔州时所作,被认为是杜甫七律最成熟的代表作。祝允明大概不止一次地书写过这八首诗。 祝允..

苕溪诗帖 宋 米芾

苕溪诗帖 宋 米芾 : 这是米芾的名帖,但许多说明文字都讲错了。第一,诗和书都不是游苕溪时所作。此帖一开始就说“将之苕溪”,明明是还没有去。字是元祐三年(1088)八月八日写的,当时米芾在苏州,正应..

卢延让苦吟诗轴 清 郑燮

卢延让苦吟诗轴 清 郑燮 : 郑板桥的书法,怪,但怪得有意趣,有品味。于险中求劲,于乱中求美,有一点像苏轼所说的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 明末清初的书法,已走入 “馆阁体” 的死..

松风阁诗卷帖 宋 黄庭坚

自书梅花诗卷 明 文征明

自书梅花诗卷 明 文征明 : (明) 文征明 《自书梅花诗卷》 文征明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 “吴门四家” ,这主要是指绘画方面; 他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 “吴中四才子” 。这些人中,文征明..

黄州寒食诗帖 宋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宋 苏轼 : 据说《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众多书法作品中他最喜爱的一帖,常常放在枕边。朋友相聚,拿出来展玩,使人顿生伤感之情。后来,苏轼为了避免影响朋友相逢的喜悦之情,悄悄将其藏了..

仇锷墓碑/元 赵孟��

仇锷墓碑/元 赵孟�� : (元)赵孟�� 《仇锷墓碑》 赵孟��的传世墨迹不少, 精品很多, 尤其是楷、行书作品, 其楷书作品,《仇锷墓碑》应该是最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