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录二 卢挚

    四首录二 卢挚 : 奴耕婢织生涯,门前栽柳,院后桑麻。有客来,汲清泉,自煮茶芽。稚子谦和礼法,山妻软弱贤达。守着些实善邻家,无是无非,问甚么富贵荣华。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淹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四首〔双调·蟾宫曲〕都是讲归隐和田园生活的。前面,我已经引过了其中谈百年光阴易过的一首(参见元好问〔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这里选的两首,一首言情言志,一首言事言趣。
先看第一首。
这一曲所写的,是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简简单单,明明白白。虽说是自耕自种,但流露的,多少还是有些士大夫的情调的。
奴耕婢织,自己不必亲耕亲种,大不了在旁边监监工而已,古人称为“课”,比如杜甫就有《课伐木》《课小竖锄斫舍北果林三首》。
“门前栽柳,院后桑麻”,说是从陶渊明《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化出的也可,说是写实实在在的村居住宅也可。
客人来了,汲清泉,烹佳茗,是“奇文共欣赏”,还是“共话桑麻长”,大概都是赏心乐事。
妻贤子顺,邻里和睦,如果真心归隐,如此生涯,也确实可以感叹“夫复何求”了。
第二首很有特色。沙三、伴哥,是元代民间很平常的称呼,元杂剧中常常用来称呼农民。两人的打扮很符合身份,刚捞了虾,还是两腿青泥。太公在庄上的杨柳阴中,打破西瓜来招待他们。
“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淹着个琵琶”两句,纯是当时的民间语言,也正因为此,稍微有点费解。
一般的说法,是小二哥吃不着西瓜,馋得流口水,躺在碌轴上,就像一张琵琶一样。“昔涎剌塔”,大概就是流着口水,邋里邋遢的样子。
但这种解释太不合情理。“小二哥”和“沙三哥”一样,也是元人对农村少年的普通称呼。为什么沙三哥可以吃西瓜,而又不让小二哥吃呢?我倒是同意有人的解释,说是小二哥坐在“碌轴”上吃西瓜,“昔涎剌塔”就是形容他吃得汁水淋漓,流了一身。这样,下面一个“淹”字也才有了着落。就是淹着的一个琵琶。琵琶,可能是取其肚大的特点,来形容吃了西瓜的小二哥。
我怀疑“剌(lā)塔”就是“邋遢”的谐音。“碌轴”即“碌碡”,农村中碾压米面等的大石滚子。至于“琵琶”,有的书说疑是一种农具,没有任何根据。琵琶在唐以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乐器,乡下人不会不知道的,何况写曲的人并非庄户人。
这一段描写极为生动,也表现出了田园生活中那种平淡而轻松的气氛。所以诗人接着说“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为您推荐

双调·小桃红/《采莲女》三首 杨果

双调·小桃红/《采莲女》三首 杨果 : 采莲船上采莲娇,新月凌波小。记得相逢对花酌,那妖娆,��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不恁也魂消。 采莲人唱采莲词,洛浦神仙似。若比莲花..

《闲居》 卢挚

《闲居》 卢挚 : 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家话。瓦盆边浊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 元朝人一说到归隐,理想的人物都是陶渊明,但大多数人向往的,恐怕还是王..

《题情》六首录三 白朴

《题情》六首录三 白朴 : 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迱逗我许多时。 慵拈粉线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从来好事天..

乔吉

《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

《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 : 绿叶阴浓,遍池塘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妖艳喷香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

《游金山寺》 王恽

《游金山寺》 王恽 :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谓余日:“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日《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

《不伏老》 关汉卿

《不伏老》 关汉卿 :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第七〕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