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 :
作者郭沫若。创作于1925年2~3月,刊于《创造月刊》1926年4月16日第1卷第2期,1927年4月由创造社出版单行本。诗集由42首短诗与1首“献诗”组成,共计43首。
诗人以炽热的感情书写了对一位少女的爱恋,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和纯洁爱情的向往之情,但也流露出步入中年的诗人面对情爱的犹疑与苦闷,展现了郭沫若在革命时期的另一重自我。诗集以男女主人公的信件为线索,以第一人称叙说了一段爱情故事。
全诗共700多行,诗人以巧妙的构思将其组合为一个整体,但每首诗又可独立成篇。诗中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并灵活运用中西抒情体式,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爱情的缠绵悱恻,在艺术上取得一定的成就。
在20世纪20年代文学观念“向左转”的历史语境中,郭沫若于“五卅”前夕创作爱情诗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引来一些批评。但也有论者指出该诗集的革命意义,认为这种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性。郁达夫指出:“我想诗人的社会化也不要紧,不一定要在诗里有手枪、炸弹,连写几百个‘革命’‘革命’字样,才能配得上称真正的革命诗。把你真正的感情,无掩饰地吐露出来,把你的同火山似的热情喷发出来,使读你的诗的人,也一样的可以和你悲啼喜笑,才是诗人的天职。”(《郭沫若〈瓶〉附记》)文学史对这部诗集的评价褒贬不一,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学界已经逐渐认识到其历史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