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凡 :
生于江苏盐城(今属建湖)。卒于南京。1903年就读于镇江承志中学堂,参加光复会。1904年转入淮安中学堂。1909年考入南京两江师范学堂。辛亥革命期间,曾加入革命军,任书记官。1914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哲学门,为哲学门首批学生。1917年毕业后,留校任预科补习班国文教员,同时就读文科研究所哲学门(今哲学系)、文学门研究生。同年11月,与冯友兰、孙文本等人发起成立北京大学哲学会,撰写《北大哲学会启示》,任学会干事。1918年起,任北京大学国史编纂处纂辑员、《国民》杂志编委、《国故》月刊编辑、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主任等职。1921年后任东南大学、广东大学、东吴大学、金陵大学、暨南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校教授及文学院院长、国文系主任等职。抗日战争期间,随金陵文理学院内迁成都,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1949年7月,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52年后,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中凡(右)与书法家林散之在中山诗会上
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治学勤谨,见解独到。在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和艺术史等研究领域,都取得很高成就。1927年出版《中国文学批评史》,是现代最早出现的一部古典文学批评史著作,具有开创意义。主要学术著作还有《古书读校法》《书目举要补正》《诸子书目》《经学通论》《诸子通谊》《中国韵文通论》《周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两宋思想述评》《清晖山馆散文集》《中国民主思想发展史》《中国戏剧概要》(与钱南扬合著)等,另有诗词文集《清晖集》行世。散见报刊的大量论文,多被编入《陈中凡论文集》(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