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起予 :
四川巴县一品场人。早年就读于巴县中学。1920年赴日留学,入东京高等预备学校,后考取京都帝国大学攻读文学。1927年毕业回国后参加创造社,开始文学创作,同时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
抗战全面爆发后,先后在汉口、重庆等地活动,曾任《新蜀报》《新民报》副刊编辑。不久,受郭沫若推荐,任职于“日本俘虏收容所重庆分所”(又称“博爱村”),从事日本战俘改造工作,并根据“博爱村”的亲历亲闻写下长篇报告文学《人性的恢复》,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抗战结束后,定居上海。担任过群益出版社主任编辑。曾是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上海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作品主要有中篇小说《飞露》,中短篇小说集《火线内》,长篇小说《残碑》等。文学翻译有法国作家沙沱布里昂的《两个野蛮人的恋爱》(再版改名《性的故事》)、左拉的《酒场》、卢梭的《忏悔录》、罗曼·罗兰的剧作《狼群》,日本作家宫本百合子的《播州平原》、鹿地亘的《我们七个人》等。学术翻译主要有苏联伊佐托夫的《文学修养的基础》(与李兰合译)、弗里契的《欧洲文学发展史》和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泰勒的5篇论文等。另著有文学理论普及读物《怎样阅读文艺作品》,旨在推广文学常识,帮助读者提升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