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之中:【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之中】说明书法艺术审美创造中“正”与“奇”互相依存而又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明代项穆《书法雅言·正奇》云;“书法要旨,有正有奇。
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
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恣态,巧妙多端是也。
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奇之中。
正而无奇,虽庄严沈实,恒朴厚而少文,奇而弗正,虽雄爽飞妍,关于正与奇的审美论述,唐太宗评价王赣之书法的那句话至今仍为度世之金针,他说王羲之的书法“势如斜而反直”(《王羲之传论》)。
董其昌亦认为,王羲之书法“迹似奇而反正”、“以奇为正,不主故常”。
清代刘熙载则认为:“书宜平正,不宜欹侧。
古人或偏以欹側胜者,暗中必有拔转机关者也。
《画诀》有‘树大正,山石倒;山石正,树木例’,邕可执一石一木论之?”(《艺概·书概》)由此可知,刘氏亦不是把“平正”绝对化。
其实,世间本来也就没有绝对平正的东西,再平正的事物里面也是包含着“不平”的因素的,即所谓“无平不彼”(《易经》)。
那么,在书法实践中如何取得正与奇的神妙结合呢?项穆认为,不能纯以“质朴端重”为正,亦不能纯以“剽急骇动”为奇,即不可为正而求正,不能为奇而求奇,刻意为之都是不美的。
清代画家沈宗骞亦云:“因奇而求奇,奇未必即得,而牛鬼蛇神之状毕呈。
”(《芥舟学画编》)必须是长期的功夫积累,留神翰墨,穷搜博究,月习岁勤,待功夫到时,诸练精熟,运用自如,自然会得正奇于天然巧妙之中,如此方可达到“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奇之中”的境界。
明代诗入谢榛论诗亦认为,“奇正参伍”者为尚,他说:“发言平易而循乎绳墨,法之正也:发言隽伟而不拘乎绳墨,法之奇也。
平易而不执泥,宽伟而不险怪,以奇正参伍之法也。
”(《四溟诗话》卷二)清代书法家王澍《论书剁话》亦云“束腾天潜澜之势于豪忽之间,乃能纵横滚洒,不主故常,自成变化。
然正须笔笔从规矩中出。
深谨之至,奇荡自生,故知奇正两端,实惟一局。
”又云:“以正为奇,故无奇不法;以收为纵,故无纵不;以虚为实,故断处皆连;以背为向,故连处皆断。
正正奇奇,无妙不臻矣。
”由此可见,“正”与“寄”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济的双方,只育“似奇而反正”,有正有奇,奇正有致,“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奇之中”,二者相彰得益,才可能赢得较好的艺术审美效果。
7.服饰{服饰】指衣服与各类装饰品的总称。
《周礼·睿官·典瑞》:“辨其名物,與其用事,设其服饰。
说明最迟到周代,衣服及各类装饰品已出现,有的还设专人掌管。
《汉书·王莽传》记:“五威将乘乾文车,驾坤六马,背负鳖鸟之毛,服饰甚伟。
”可见到了汉代,车马服饰文彩华美,甚添壮丽豪气。
服饰的出现是人类不断与自然界作斗争求生存的必然结果。
远古时代,人类始用天然石块、树校捕捉野兽,冬则以兽皮取暖护体,夏则搬树叶遮阳,这是服饰之雏形。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具改进了,人们把天然的兽皮用石棱锐边和磨制成锐利的骨角进行分割,并将分条作连缀片块或用带束使之适体。
到了人类能磨制骨针,并用骨针缝衣时,则已能较细密地缝制衣服。
接着出现石和陶制的纺轮,则进一步用植物纤维纺线织布。
《礼记·礼运》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其谓“冬则居营窟”,与洞穴遗址发现一致。
其后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如麻布一类的织物残片,又证实了以麻丝为布帛的历史。
服饰的发展,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结果。
《后汉书·舆服志》说:“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
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为服。
见鸟兽有角胡之制,遂作冠冕缨,以为首饰。
凡十二章。
故《易》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绣,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
”这说明古人在摹拟自然创造了服饰的同时,又给服饰赋予了宗教伦理的道德观念。
故服为不仅反映了古人仰观修察宇的结果及“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反映了人们企图顺应自然规律以水生存和发展的愿望。
服饰一开始就具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差别,是与古人的尊卑在天观分不开的。
《周易·系辞》有:“天尊地虫,体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周礼·为官》有,“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农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
子男五命,其国家富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
封建等级意识是无孔不入的幽灵,徘徊至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古代服饰受渍侵最深,受禁最久,以至造成了几千年几拘-格的局面。
尤其表现在式样、图纹及色彩的偶定上。
似,反映了月令思想对服饰的影响。
限为一年有十二个月,教衣服的纹饰片幅也用十二,同样反映了古人对天时的崇拜。
在图纹上,采用得最多的是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
如十二章纹饰中的龙、华虫、米和王后六服中的野鸡纹和桑叶色鞠衣等。
反映了狩猎时代和逐渐发展的农业种植时代对服饰的影响。
图案由抽象趋于写实,则与纺织刺绣的水平不断提高相联系。
纵观明清时期的皇帝冠服,真是图纹华美、细腻逼真,栩栩如生,这些图纹集中凝聚了人类的审美理想和高度智慧。
在服饰的色彩上,则受到阴阴五行说的影响。
《史记·历书》云:“王者易姓受名,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
”可见对服色的重视。
古代长期以黄色最为贵量,象征中央,与五行中的中央为土、化生万物相对应;青色象征东方,与五行中东方为春、万物冒地而生相对应:红色象征南方,与五行中南方为夏、盛阳如火相对应,白色象征西方,与五行中西方为秋为金相对应,黑色象征北方,与五行中北方为冬为水相对应。
青、红、皂、白、黄为“正色”,历来为帝王将相穿用。
庶人百姓只能穿其间色。
服饰的色彩最为鲜明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宗教意识和伦理观念。
美的认识和追求是不断发展的,这是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相联系的结果。
在式样上,有两种基本的形制:上衣下裳制及衣裳相连制即深衣制。
最早出现的是上衣下裳制,反映了古人对天地的崇拜。
商周以前的服饰,一般多用上衣下裳制。
后期的胡服、袴褶、糯裙也是这种形制的遗制。
《后汉书·舆服志》说:“黄帝尧舜垂衣紫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
”这是因为天未明时为黑色,上衣象天故色玄;地为黄色,下裳象地故色黄。
黄帝自命为天子,故服色上玄下黄。
而深衣制,则是衣与分开裁后缝合起来,其衡意与上衣下裳相同,只是更为省料简便,适于闲居时穿用。
后世的连衣裙便是这种形制的变种。
深衣的片幅规定为十二片,是与十二章纹饰相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人类对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是在顺应伦理观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美的追求。
如十二章纹饰及佩玉均为五采相错,色彩斑斓而和谐。
耳珰原名填,即塞耳勿安听以示庄重之意,后也逐渐为审美取代。
还有凤冠霞被等更为华贵,美不胜收。
关于服饰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综上所述,服饰体现了人类的文颜色相对应搭配。
另有“组缨”,指古代系冠用的丝带。
《礼记·玉藻》,“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玄冠丹组缨,诸侯之齐冠也;玄冠篆组缨,士之齐冠也。
”可见组缨不同,反映着不同的等级地位。
[罗】一种古丝织品。
《释名·释采帛》,“罗,文罗疏也。
”《楚辞·招魂》:“罗帱张些。
”这类丝织品质地较薄,手感柔软,花纹美观雅致。
如外蒙古及朝鲜乐浪出士的绢布里有带菱文的搦织的薄绢,即属此类。
左思《魏都赋》里有“罗绮朝歌”;《中都赋》里有“朝歌罗绮”,可知罗绮均以河南朝歌(淇县)最为有名。
绮罗并称,反映出我国古代的纺织水平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