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书法:【书法】又简称为书。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古老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以其独特的艺术美与其他艺术种类并驾齐驱于我国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书法艺术美的产生和发展,首先与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分的必然联系,汉字属于方块形结构,文字的构架本身,就给予了书“意在笔先”也是书法、诗词等6、书法篆刻法艺术以美的造型基础和物质条件。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依类象形故调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而谓之书。
”最初的汉字,是由图画形式发展而来的,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图画,而是一种表示事物之形的示意符号系统。
由于汉字的这种形象性特征,规定了书法艺术的美具有再现性形象的特点。
东汉书法家蔡幽《笔论》云:“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
”这样,“形”与“象”便构成了我国书法艺术美的最基本的美学范畴。
汉字经过不断的演化和发展,逐步脱去了象形成分,变化成了人为规定的符号系统本身的外形结构,尤其是汉代的“隶变”之后,各种书体不断出现,书法艺术的美学范畴也就随之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化和增加扩大。
纯粹的线条组合方式,使得法艺术的美,在“形”与“象”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多样,线条的美、墨韵的美、气势的美、空间的美、意境的美、力感的美、结体的美、章法的美,风格的美、自然的美、韵律的美、情感的美……,应有尽有,虽然造戌了书法艺术形式上简约的极致,但也造成了其包容上的无限,使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色彩斑澜;令人陶醉。
“晋人尚韵”,“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罪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霸龙盘,势如斜而反真。
玩之不觉倦,览之奠识其端”。
“唐人尚法”而又“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象,隐括众长”,人尚意”,则又是以书法家的个人学识与怀抱表现于其书法艺术之中。
有粗有细,有方有圆,有动有静,有藏有露,有刚有柔,有参差有变化,“宋书法艺术的线条组合,有长有短,总之,“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秒;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
……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混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
乍显乍。
若行若藏。
穷变态于豪端,合情调于纸上。
”(唐孙过庭《书谱》)书法中的必韵之美,又表现在:“笔实则暴沈,笔飘则墨浮。
凡墨色奕然出于纸上,莹然作紫碧色者,皆不足与言书,必黝然以黑,色平纸面,谛视之,纸墨相接之处,仿佛有毛,画内之墨,中边相等,面幽光若水纹,徐漾于波发之间,乃为得之。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论书》)。
而书法艺术的结体与章法布局,则要求书家象建筑设计那样,在空间(如疏密、斜正、宽窄等)和实体(如线条的方圆曲直,粗细燥润等)的巧施妙布之中,表现其形体的美和整体布局的美。
在这里面,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中心与周围,直线与曲线,大与小等等对立统一因素,以及局部处理,群体布屑等,都得以充分的表现和显示。
同时,还表现着气势的美、自然的美、韵律的美等美的因素。
·另一方面,“书为心画”、“写字写志”。
书法艺术还是一种抒情达性的艺术形式。
唐孙过庭《书谱》中说,王粮之“写《乐毅》则情多佛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
暨乎兰亭兴奥,思逸神超;私门诚誓,情拘志惨。
所谓涉乐方笑,言衷E叹。
岂惟驻想流波,将殆单暖之奏;驰神睢涣,方思藻绘之文”对于这种美学思想的阐述,在历代书家的商论中屡见不鲜,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亦云:“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钟繇《笔法》日‘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右军《兰亭序》官‘因寄所托'、‘取诸怀抱’,似亦隐寓其书旨”。
历代书家流传下来的名作,如王赣之《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等,就明显地体现了线条与情感以及所书内容之三位一体的特点,给入以精神的激发与心灵的陶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