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

趣味:【趣味】这是常用的美学概念,指的是由于对文艺作品和其他事物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而获得的情趣意味。
宋叶道《跋刘克逊诗》,“克逊继出,与克庄桐上下,然其闲淡寂寞,独自成家。
怪伟伏平易之中,趣味在语之外:两谢二陆,不足多也。
*将宋代诗人刘克逊和刘克庄等作比较,认为刘克逊的作品最平易浅近,却很含蓄,品赏超来,外有着浓厚的情趣意味。
清沈德潜《说诗语》,“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
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朱子云:‘讽咏以晶之,涵濡以体之。
’真得读诗趣味。
”认为要领略诗的趣味,就要善于吟诵赏评。
清薛雷《一瓢诗话》,“用前人字句,不可并意用之,语陈而意新,语同而意异,则前人之字句,即吾之字句也。
若蹈前人之意,虽字句稍异,仍是前人之作:嚼饭喂人,有何趣味。
”从创作的角度说明作品的味在于创新。
近人梁启超从一定的美学角度,对趣味的性质、作用和类别作了阐释,他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说:“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
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
这是不错。
但趣味的性质,不见得都是好的,臂如好嫖好赌,何尝不是趣味?但从教育的眼光看来,这种趣味的性质,当然是不好,所谓好不好,并不必拿严酷的道德论作标准。
既已主张趣味,便要求趣抹的贯彻,倘若以有趣始没趣终,那么趣味主义的精神,算完全崩落了。
《世说新语》记一段故事:‘祖约性好钱,阮孚性好展,世来判其得失。
有谐见正料量财物。
客至屏当不尽,余两小能,以著背后。
倾身障之,意未能平。
诣孚,见正自蜡展。
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展。
”意甚闲畅。
于是优劣始分。
’这段话,很可以作为选择趣味的标准。
凡一种趣味事项,倘或是要瞒人的,或是拿别人的苦痛换自己的快乐,或是快乐和烦恼相间相续的,这等统名为下等趣味。
严格说起来,他就根本不能做趣味的主体,因为认这类事当趣味的人,常常遇管收兴,而且结果必至于俗语说的“没兴一齐来’而后已,所以我们讲趣味主义的人,绝不承认此等趣味。
人生在幼年青年期,趣味是最浓的,成天价乱碰乱进,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
”他又在《艺术与生活》中说,“要而论之,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
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
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
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
句话说,是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浮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受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健。
明白这种道理,便知美术这种东西在人类文化系统占何等位置了。
”认定高尚的趣味是可以通过美术来培养的。

为您推荐

趣味性要素

趣味性要素 : 新闻学术语。新闻价值要素之一。指新闻所提供的信息,能唤起受众接收新闻的兴趣,并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从而乐于主动地收受新闻。同时,指在写作上、制作上,新闻也要显现其良好的心理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