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谬误。
《纰漏》是《世说新语》中的一篇,共记载了八则小故事,反映了士大夫们在日常言行中因粗心而产生差错,因无知而出现谬误,令人捧腹。其中第一则记录了这样一段笑话:晋人王敦,娶晋武帝之女襄城公主为妻,拜为驸马都尉。
一次上厕所,见漆箱里装有干枣,这本是用以堵鼻防臭的,主敦不知,当作果品,一吃而光。
出厕所时,侍女端着金澡盘盛水,琉璃碗装澡豆(一种供洗涤用的粉剂,以豆末合药制成),供王敦洗手。王敦又以澡豆为干粮,倒入永中一喝而尽,侍女们见状,都捂嘴暗笑。(《世说新语·纰漏》)
今沿用本义。
《名人传记》:“由于董健吾防范谨密,每次活动进行顺利,从未出过纰漏。”《成都晚报》:“如果说,个人生活中这种由于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事,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毕竟徽乎其徽的话,那么,工作上的某些一字之差出的纰漏就不可低估了。”《文摘周报》:“经查四百多人中有二百九十二人压根就没当过兵。可是,看档案、看手续,却看不出半点纰漏,要登记表有登记表,要公章有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