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伯乐

[古汉语]伯乐:

古人名。

说法不一,相传指春秋中期秦穆公之臣,姓孙,名阳。或言伯乐善驭马:“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庄子·马蹄》)。

或言伯乐知马:见马负重上坡,大汗交流。下车抚借。马俯首喷气,仰天长鸣。“彼见伯乐之知己也。”(《战国策·楚策四》);或言伯乐善相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杂说四首》之四)。

说法虽各有差异,然伯乐之识马善驭则大体一致。后引申为:善于发现、选拔、使用人才的人。

今沿用引申义。

《十月》:“刘北以为自己遇上伯乐了,回到西郊跟朋友们添枝加叶大吹。”《光明日报》:“把伯乐说得超凡脱俗,作比喻未尝不可,作现实生活的完美塑造,则不过是幻想。”《文汇报》:“如今在千里马扬蹄奋飞,为国扬威之际,重奖一下昔日默默无闻的伯乐,又有何不可?!”

为您推荐

[古汉语]伯仲

[古汉语]伯仲:伯:位居长者。仲:位居中者。伯仲,古指兄弟。暴公与苏公同为卿士,“伯氏吹壎,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我不知。”(大哥吹起陶乐壎(xūn),老二立即吹起竹乐篪(chí)相和。两人本是十分和谐,像物被一根绳索贯穿相连在一..

[古汉语]勃谿

[古汉语]勃谿:也作“勃豀”。 争斗(多指家庭中的争吵)。庄子认为:人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追求和阻止。要让万物自然发展,不要受到人为的阻力,如果天地万物一旦受到人为的阻力就会限制发展,就会出现混乱。正知房内要有宽敞..

[古汉语]勃然

[古汉语]勃然:突然。庄子强调道是万物之本,它无所不在。天地虽然博大,但其变化却出于自然;万物虽然繁杂,但其生长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世上人虽然很多,但其主宰都是国君。国君治国要以德为根本,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金属和石头..

[古汉语]不啻

[古汉语]不齿

[古汉语]不齿:不准收录:不与同列。周武王逝世后,成王继位。周公辅佐,位居冢宰之职,为六卿之首,统率百官。群叔不满,在国都散布流言。周公杀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将霍叔削职降为百姓,“三年不齿”。(三年不准收录;不与同列。)蔡..

[古汉语]不讳

[古汉语]不讳:不隐瞒、不避讳。屈原遭谗言被流放三年不能复还。他为了楚国的兴亡而耗尽心力,一片忠心却遭如此厄运,心烦意乱,迷惑不解,问卜以求取指教,他说:一个人是应该忠实呢还是要花言巧语讨得上司的欢心,是应该勤勤恳恳,忠..

[古汉语]不惑

[古汉语]不惑:明辨而不迷惑。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长期聚徒讲学。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一生有许多主张和言论。孔子虽被后世尊为圣人,然其一生也如普通人一样,经历了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