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逐鹿

[古汉语]逐鹿:

也作“争鹿”。

“鹿”喻帝位、政权。古人喻国家分裂之时,各种政治势力和集团争夺政权为“逐鹿”。韩信掌天下权在手之时,齐辩士蒯通劝其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韩信不听。

当其被斩之时,方恨不用蒯通之计。高祖闻知、下令捕捉蒯通,蒯通至。高祖斥问:你曾教唆韩信谋反吗?蒯通回答:是。韩信不用我的计策,以至被杀。高祖怒,令烹杀蒯通,蒯通连呼冤枉。

高祖问:有何冤枉?蒯通对答:秦朝失去法度,山东大乱,各姓势力并起,英雄豪杰群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秦失去他的政权,天下人共起而争夺之)有才识之人,捷足先得。在那个时候,我只知有韩信,不知有陛下,况且天下英雄想作陛下所作之事的人很多,只是力不从心而已,能因此将他们一一烹杀吗?高祖听罢,便释放了他。

(《史记·淮阴侯列传》)

今沿用本义,并有发展。

①喻争夺政权。《文荟》:“文章认为,历来声誉甚高的《隆中对》是有瑕之玉,其战略失策在于它的最后一段,跨有荆、益之后,逐鹿中原的那个作战方案。”《随笔》:“以后几十年间,他们之中有几位曾经叱咤风云,驰骋疆场,逐鹿中原,饮马长江,功勋赫赫、举世同钦。”

②喻争夺名次、决胜高下。《人民日报》:“世界田径名将逐鹿高原。”《中国体育报》:“群雄逐鹿——第二十六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展望。”《文汇报》:“让中国VBb逐鹿世界市场。”

为您推荐

[古汉语]中庸

[古汉语]中庸: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主张待人接物不偏不倚,不变不易。孔子尊崇周礼,一切以周礼为衡量的准绳,要人们办事不偏不倚,调和折衷。一旦世风有变,他就叹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作为待人接物不偏不倚..

[古汉语]属纩

[古汉语]属纩:置新绵于临死者口鼻前,以验其有无呼吸。古时,人死之前,有许多礼节和讲究。人出生呱呱坠地,将死时也要置于地,意在期望他活过来如初生一样。放置在什么方位,随病者所适宜,也可常放在北面窗下,如果君王来探看时,则可..

[古汉语]驻足

[古汉语]驻足:停步,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吏焦仲卿之妻刘氏,自嫁到夫家,昼夜辛勤劳作,尽心供养婆婆,结果,反被焦母驱遣回娘家。家人逼她改嫁,刘氏誓死不从,投水自杀。仲卿闻讯,亦上吊而死。两家将他们合葬在华山旁,坟上种植梧桐、松柏..

[古汉语]伫立

[古汉语]惴惴

[古汉语]惴惴:恐惧不安。周朝乱世,帝王昏庸,政事荒废,国危民穷,有兄弟相互告诫说:社会环境险恶,国运一去难回。做人必须谨慎,以免遭受锅殃。时时注意,处处小心,为人柔顺温良,犹如站在高高的树上担心坠落;“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古汉语]捉刀

[古汉语]捉刀:握着佩刀。三国时,魏王曹操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镇慑边远之国,适逢匈奴派使臣前来,于是令仪表堂堂的手下武将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臣,“帝自捉刀立床头”。(自己却扮成侍卫,手握佩刀站在崔琰的坐榻旁)接见毕..

[古汉语]瞩目

[古汉语]瞩目:注目、往视。南朝宋张畅,字少微,宋文帝的第三子刘骏(后来的孝武帝)镇守彭城时,张畅任安北长史、沛郡太守,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江夏王义恭(武帝之子)想放弃彭城,畅坚持反对意见,义恭乃止。刘骏派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