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着佩刀。
三国时,魏王曹操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镇慑边远之国,适逢匈奴派使臣前来,于是令仪表堂堂的手下武将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臣,“帝自捉刀立床头”。(自己却扮成侍卫,手握佩刀站在崔琰的坐榻旁)接见毕,他派人询问匈奴使臣:“魏王如何?”使臣答道,魏王仪容严正非常,然坐榻旁手握佩刀的才真是英雄。(《世说新语·容止》)后引申为:代人写文章,舞弄文笔、玩弄文字技巧。
今沿用引申义。
①代人写文章,《海外文摘》;“佩姬·诺南曾为里根和布什作过好多年的捉刀人……”《随笔》:“假如他们或在朝而权临天下,或在野而财大势雄,则‘富贵多士’,料想会有士人为他们捉刀的。”《成都晚报》:“我看他给了我的‘优惠条件’,可以‘偷闲’一日不晒太阳,只得勉为其难捉刀代笔了。”
②舞弄文笔、玩弄文字技巧。《青年参考》:“据悉,成为美国文坛新现象的‘捉刀’作品尽管不乏文学和史学佳作,但是评论家却认为这类书籍大多数品质不佳,而且自吹自擂的色彩较浓。”《中国青年报》:“小市民最关心名人的什么,如果不是赵本山、巩俐的事情,就是甘肃的谁让车撞伤了,新疆的谁拔牙了,当然不会有人去写,只是办报办刊的人,捉刀弄笔的人,能总是这样关心那些‘老虔婆’们的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