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集解》

《楚辞集解》:

明汪瑗(?-1566)撰。

八卷,附“蒙引”二卷,《考异》十卷。瑗有《杜律五言补注》已着录。是书只注解屈原作品,他人《楚辞》作品均未收入。瑗在世时,此书并未刊行,后为其子汪文英搜求刊刻成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此书注解中多“臆测之见,务为新说”,“疑所不当疑,信所不当信。”此蔽固存,然汪注在对屈原作品意境及内涵的理解及注中所引材料等方面,研究颇深。

且书中引证极博,并时加案语,训诂而外,亦论章法。每数句加注,先陈己见,兼采各家之说,除大量引证王逸、朱熹、洪兴祖诸家之说外,还引证《尔雅》、《论语》、《史通》及建安诗人和李、杜等人的诗文为证,在其“新说”之中不乏真知灼见,发前人之所未发,并为后人所承认。

如《湘君》、《湘夫人》两篇,历来多以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为说,汪氏独以为“湘君者,盖泛谓湘水之神,湘夫人者,湘君之夫人,具无所指其人也。”说明这是神话中之一对配偶神,颇有见地。

此书刊行之初,并无《天问》一篇,其子遂将汪瑗手批朱熹《〈楚辞〉集注》中《天问》篇文字补充收入。今日本京都大学所藏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刊本即无《天问》,可见为最初刊本。

另外一种本子便是补进《天问》的刊本,浙江、上海图书馆均有藏本。是书“集解”后附“蒙引”两卷,摘录诗中若干字句加以注释,也多杂引诸家之说而断以己意,重在辩证考释,共有二十三则。

“考异”引王逸、洪兴祖及朱熹三本注文互校字句,只列出相异之文,并不发表己见,共一百七十二条。此书有附图九幅,即天文图七幅以解《天问》,舆地图两幅以配《离骚》,为《楚辞》注本附图之首,实有开创之功。

为您推荐

《楚辞听直》

《楚辞听直》:《楚辞》研究。明黄文焕撰,凡八卷。附《合论》一卷。文焕字维章,永福(今福建永泰)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五年乙丑(1625)进士。崇祯年间任山阳知县擢翰林院编修。因与名士黄道周论学讲经而被镇抚司罗织罪名,陷于狱..

《楚辞韵读》

《楚辞韵读》:楚辞音义。清江有诰(?-1851)撰。不分卷。附《宋赋韵读》一卷。有诰字晋三,歙县(今属安徽)人。青年时起即不务功名,“惟好音韵之学。”苦心孤诣,专治音学。分古韵为二十一部,并在深入研究中得出结论:“古人实有..

《楚辞新注》

《楚辞新注》:清屈复(1668-?)撰。八卷,附《天问校正》一卷。复有《弱水诗》已着录。是书只注屈原赋二十五篇及《九辩》、《二招》,余皆不注。《自序》言注书缘起时说他读《楚辞》时“一吟其可解者,则回风雨雪,身置沅湘。而..

《楚辞约注》

《楚辞》

《楚辞》:①诗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前340-前278)撰,汉刘向辑。十六卷。原名平,以字传。楚王同姓贵族,楚怀王时官左徒。《史记·屈原列传》称屈原“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因而深受怀王信任。“入则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

《楚辞集注》

《楚辞集注》:宋朱熹(1130-1200)撰,凡八卷,附《辨证》二卷,《后语》六卷。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代哲学家、教育家。幼聪颖勤奋、绍兴进士。始官泉州同安主簿,中经十数次宦海浮沉,后请..

《楚辞述着》

《楚辞述着》:明来钦之注,五卷,卷首附陈洪绶《九歌图》。钦之字圣源,又字风季。生卒年未详。萧山(今浙江萧山县)人。此书仅以朱熹《〈楚辞〉集注》为依据而稍加删益,并择诸家评语载之眉边,遂成一书。因此所注极少创见,无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