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笺注》

《楚辞笺注》:

明李陈玉撰。

陈玉字守石,号谦安,吉阳(今江西)人,生卒年未详。崇祯时曾任县令,明亡不仕,退隐山居,往来于古楚故地,被发行吟,追慕屈子之遗风。

着述中常以注屈而寓兴亡之感,蕴藉忧患之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体会因此而常有过人之处。因其忧愁幽思,发愤着书,故《〈楚辞〉笺注》一书仅以三十日即成。此书笺注体例:先为小序,以下分段,每段先注明大意,然后再分句一一笺注,文中还时时注明读音。笺注文字的特点是以分析作者的感情和思想为主,以串通文义为辅。

对于名物训诂以及芳草美人之喻,也十分注意讲解。《自序》中说:“屈子千古奇才,加以纯忠至孝之言,出于性情者,非寻常可及。而以训诂之见地通之,宜其蔽也。且夫骚本诗人之意,镜花水月,岂可作实事解会?”并认为《离骚》为《楚辞》开篇,解通《离骚》,对其它各篇理解“竟如破竹矣”,因此对《离骚》所下功夫最深,既笺又注。

而其他如《九歌》、《九章》和《招魂》等篇的笺注,其详略程度则大不相同。有清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仲春武塘刊本。

为您推荐

《楚辞集解》

《楚辞集解》:明汪瑗(?-1566)撰。八卷,附“蒙引”二卷,《考异》十卷。瑗有《杜律五言补注》已着录。是书只注解屈原作品,他人《楚辞》作品均未收入。瑗在世时,此书并未刊行,后为其子汪文英搜求刊刻成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楚辞章句》

《楚辞章句》:汉刘向编集。十六卷。后汉王逸章句,十七卷。逸字叔师(约89-158),东汉南郡宜城(在今湖北)人。汉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为侍中。有赋、诔、书、论、杂文凡二十一篇,汉诗一百二十三篇,多亡佚。明人张溥辑有《王叔..

《楚辞听直》

《楚辞听直》:《楚辞》研究。明黄文焕撰,凡八卷。附《合论》一卷。文焕字维章,永福(今福建永泰)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五年乙丑(1625)进士。崇祯年间任山阳知县擢翰林院编修。因与名士黄道周论学讲经而被镇抚司罗织罪名,陷于狱..

《楚辞韵读》

《楚辞新注》

《楚辞新注》:清屈复(1668-?)撰。八卷,附《天问校正》一卷。复有《弱水诗》已着录。是书只注屈原赋二十五篇及《九辩》、《二招》,余皆不注。《自序》言注书缘起时说他读《楚辞》时“一吟其可解者,则回风雨雪,身置沅湘。而..

《楚辞约注》

《楚辞约注》:清高秋月、曹同春合撰。不分卷。秋月字素蟾,同春字孟序。清代学者。秋月另有《庄子释意》已着录。是书盖同春依秋月旧注,辨其音义而成。除屈原作品外,附《大招》、《招魂》两篇。篇章次第与明黄文焕《楚辞听..

《楚辞》

《楚辞》:①诗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前340-前278)撰,汉刘向辑。十六卷。原名平,以字传。楚王同姓贵族,楚怀王时官左徒。《史记·屈原列传》称屈原“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因而深受怀王信任。“入则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