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斯罗斯,K. :
生于印第安纳州南本德。14岁父母双亡之后,他投奔居住在芝加哥的姑姑,并在芝加哥艺术学院习画。少年雷克斯罗斯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15岁时便在杂志上发表绘画和文学作品。不过,由于他思想激进、生性散漫,最终无法忍受学院化教育而辍学回家。此后,他广泛涉猎,钻研左派政治哲学和神秘主义思想,并通过自学掌握了日本、中国、法国、希腊、西班牙等多国语言。19岁那年,雷克斯罗斯以搭便车、做苦力的方式遍游美国,并先后游历墨西哥、南美和法国。自1927年开始,他定居加州旧金山,从事诗歌创作、朗诵、编辑和翻译等工作长达41年。1968年,他迁居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塔芭芭拉市,并在那里终老。阅读中的雷克斯罗斯
定居旧金山后,雷克斯罗斯开始在各种小型文学刊物上发表诗歌作品。这些早期诗歌多为赞美美国中西部荒野景观之作,流露出作者强烈的生态意识,后来多收录于他的第一部诗集《在何时》(1940)中。20世纪30年代,出于对现代派诗歌所代表的主流诗学理念的不满,雷克斯罗斯致力于探索诗歌发展的新方向。他将眼光转向东方,试图在日本、中国的文学、文化中寻找灵感。在他的第二部诗集《凤与龟》(1944)中,他尝试整合自然书写与东方神秘主义元素,创作出许多具有中国唐代山水田园诗风味的作品。雷克斯罗斯在随后的创作中基本延续了这种风格,并且随着他对佛禅文化理解的深入,作品也益发透露出几分简约、空灵和静谧。
雷克斯罗斯生前共出版诗集20余部,其中《凤与龟》《万物印记》(1949)、《龙与独角兽》(1952)、《短诗合集》(1967)等诗集质量上乘、极具个性。但是他生不逢时,终生未得到主流诗坛的认可,也未获得任何重大诗歌奖项或荣誉。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更多是作为“垮掉派教父”而被铭记。自40年代开始,雷克斯罗斯先后在多家地方及全国性报纸期刊担任专栏作家,并经常出席电台诗歌类节目制作以及组织各种诗歌沙龙活动。他极具人格魅力,身边汇聚了一大批青年诗人,是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力量。众多年轻一代诗人受惠于他的推举,而他对垮掉派诗人的提携更是不遗余力,A.金斯伯格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嚎叫》朗诵会,便是在他的组织下得以成功举办。
雷克斯罗斯精通多国语言,曾经将西班牙文、中文、日文、法文诗歌作品翻译成英文。他晚年与华裔学者钟玲合作,致力于中国和日本女性诗歌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