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 :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和大草原地区连年的风沙干旱为背景,叙述了牧师本特利和他妻子在地平线镇这个铁路小站一年的经历。作品以本特利太太的日记形式出现,以简洁、悲苦的语言描述了草原生活之艰辛、孤独、空虚、令人窒息和毫无结果,以及这对夫妇的绝望、颓丧、挣扎,把经济萧条时期萨斯喀彻温省的破败与荒凉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无论是风沙、尘埃、酷热和严寒的逼迫,还是狭隘、自私、暴虐和淡漠的镇民,都使本特利夫妇感觉痛苦,内心充满矛盾。他们虽以宗教为业,却并不信上帝;他们倾向艺术,可是在小镇庸俗的氛围中,他们原有的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灵感都枯竭了。后来他们领养了一个孤儿,决定离开这个小镇。本特利先生准备放弃圣职去开设书店,从孤独和痛苦中挣扎出来。但愿望能否实现?这是留给读者的悬念。
小说语言质朴无华,富于象征。如描写小镇大街上的房屋时一再出现“假店面”一词,寓指那些装饰成楼房的平房。本特利夫妇戴的社会假面具也被比拟为貌似崇高的假店面,深含讽刺意味。镇名“地平线”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广阔无垠的地平线更反衬出小镇天地的狭小。日记展示了本特利夫人这位“不可靠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内心世界,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空间。
加拿大文学界历来对这部小说评价很高,认为是描写草原生活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