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

苏联高等学校出版社1978年出版,作为苏联高校教科书通行于世。中文版由王忠琪等翻译,更名为《文学原理》,1985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波斯别洛夫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文论界庸俗社会学派首领V.F.佩列韦尔泽夫的得意门生,一直坚持以文学的认识功能为中心,以“思潮”与“流派”的更替为经纬,理论建构的核心是文学的“意识形态本性论”。

《文学理论》的《绪论》是对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文学进行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阐述。波斯别洛夫认为,文学的特征和文学之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是文学理论两个基本方面。

《文学理论》第一部分是对文学之特征的阐述,其核心是“意识形态本性论”。波斯别洛夫坚持文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一种“内在形式”,一种认识生活的形式。他认为,承认文学有其特殊的认识对象,也就是承认文学有其自身的认识意义。波斯别洛夫反对把形象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最根本特征。不仅艺术中有形象,其他科学中也存在形象。波斯别洛夫指出,艺术形象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是表现作品内容的独立手段和具有感情性的特征。他也从“意识形态本性论”来解释文学艺术的起源,但他已看出各种意识形态形成的方式是不同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一般总是从具体的生活感受出发的。“具体的感受的世界观”则产生于艺术家对生活的兴趣和深切的关注之中,并从中形成艺术形象的内容。

《文学理论》第二部分是对文学发展之独特的历史规律性问题的论述,其核心是流派与思潮。波斯别洛夫通过“激情”理论提出作品内容的分类原则,讨论艺术反映的不同路径、体裁分类的原则。他反对将一部文学史看成是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斗争的简单化,提出要对文学发展各个阶段的各种创作方法确立历史主义的研究态度,要求对反映现实的路径进行分类研究。

《文学理论》在理论范式上属于对文学作意识形态层面上的“解译”。作者在这里对于文学的审美本质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论述;他将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看成是“文学作品激情的特点”,而将现实主义尊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原则”,依旧没有走出现实主义主流论。

然而,此书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文论界对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较之20世纪50年代有了新认识。不再把形象性作为文学的最根本特征,不再以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来看待一切文学现象,不再把全部文学史看成是现实主义同反现实主义彼此斗争的历史,不再把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分为“内容”和“形式”两大板块而分别予以论述,不再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文学研究流派一律否定。这些改变正是对以往苏联文论的传统框架和观念的突破,很快为当代中国文论界所吸收、借鉴。

为您推荐

《苏璐奇不在场》

《苏璐奇不在场》 : 出版于1979年。小说以两条线索平行展开:苏璐奇家庭的毁灭与乡村的消失交织在一起。苏璐奇的不在场,象征着在伊朗的现代化变革中,伊朗自身文化传统的依靠与屏障全都消失不在场,在这场..

德里斯·什莱比

德里斯·什莱比 : 出身于摩洛哥杰迪达城一个富商家庭。曾就读于卡萨布兰卡法语学校,后赴巴黎学习化学工程,博士阶段转攻文学和新闻学。毕业后定居法国,供职于法国广播界。什莱比作品的中心主题是东西方..

阿卜杜·卡迪尔·杰扎伊里

阿卜杜·卡迪尔·杰扎伊里 : 出身于阿尔及利亚中西部穆阿斯凯尔省的盖伊塔腊贵族世家。自幼跟随父亲接受苏非派宗教教育,少年时期前往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城市瓦赫兰求学,在文学、神学及教法学方面均取得..

捷列绍夫,N.D.

《菩提树》

《菩提树》 : 出版于2000年。小说上下两册,1038页,全书多达240个人物,其中60人在整个故事中具有重要作用。小说故事线索多头并进,如同菩提树枝叶繁茂又盘根错节。其中,最核心故事是阿扎尔帕德家族的兴衰与..

马鲁夫兄弟

马鲁夫兄弟 : 生于黎巴嫩扎赫勒市一书香门第。哥哥法齐·马鲁夫3岁时即开始阅读,后在大马士革和贝鲁特等地求学。1921年前往巴西从事实业。1922年在圣保罗创建“扎赫拉俱乐部”。1930年英年早逝。代表..

阿里·穆萨维·伽尔玛鲁迪

阿里·穆萨维·伽尔玛鲁迪 : 出生于库姆,在德黑兰大学完成高等教育,获文学博士学位。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诗集《穿越》(1970)曾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掀起了伊斯兰复兴主义诗歌的热潮。其中,最著名的《..